碳纳米管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0361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纳米管分散体,所述碳纳米管分散体包含碳纳米管、分散剂和分散介质,其中分散剂包含重量比为100:10至100:90的第一分散剂和第二分散剂,第一分散剂为含有N原子的分散剂,第二分散剂为在分子结构中含有磺酸基、羟基和芳族环的化合物,以及碳纳米管与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00:50至100:500,从而具有低的粘度且粘度随时间的变化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23年2月23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3-0024182号的权益,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纳米管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更特别地,涉及粘度低并且粘度随时间的变化小的碳纳米管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技术发展和对移动设备需求方面的增加,对作为能量来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在二次电池中,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压、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的锂二次电池进入商业用途并被广泛使用。此外,作为用于这样的高容量锂二次电池的电极,正在对用于提高电极密度并制造每单位体积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极的方法进行积极研究。

2、通常,高密度电极是通过高压压制使尺寸为数μm至数十μm的电极活性材料颗粒成型而形成的。在成型过程期间,颗粒变形,颗粒之间的空间可能减小,并且电解质渗透性可能容易劣化。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制造电极时使用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强度的导电材料。虽然导电材料被设置在电极活性材料之间并经历成型过程,但是活性材料颗粒之间的微孔得以保持,使得电解质可以容易地渗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纳米管分散体,包含碳纳米管、分散剂和分散介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分散体,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BET)为800m2/g或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分散体,其中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分散体,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碳纳米管分散体,包含0.1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所述碳纳米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分散体,其中所述第一分散剂为选自以下中的一者或更多者: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酰肼、聚-N-乙烯基-5-甲基唑烷酮、N-烷基聚亚胺、N-乙酰基聚亚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碳纳米管分散体,包含碳纳米管、分散剂和分散介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分散体,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bet)为800m2/g或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分散体,其中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分散体,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碳纳米管分散体,包含0.1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所述碳纳米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分散体,其中所述第一分散剂为选自以下中的一者或更多者: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酰肼、聚-n-乙烯基-5-甲基唑烷酮、n-烷基聚亚胺、n-乙酰基聚亚胺、聚丙烯酰胺、聚-l-赖氨酸氢溴酸盐、苄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聚乙烯亚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分散体,其中所述第二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分散体,其中所述第二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或其混合物。

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昣禹儒真睦英凤梁荣祚金贤硕尹基烈金恩泛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