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称重设备,具体为一种车辆车载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用户要求性能好、可靠性高的汽车产品。国外各大汽车公司采用用户使用载荷谱进行产品开发,做到汽车产品强度够、耐久性好、重量轻,质量明显优于国内产品。国内汽车行业自主产品开发以静强度设计为主,多数汽车零部件没有载荷测试能力,没有系统的载荷分析技术,没有产品开发载荷谱。产品竞争力都没有明显优势。汽车钢板弹簧销对于行驶路面状况较差的工程用车来说,路面冲击大,用户超载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汽车钢板弹簧销进行耐久性能考核,使其满足整车的使用要求,提高钢板弹簧销的可靠性十分必要。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910212723.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商用车钢板弹簧销载荷测试方法,在钢板弹簧销轴上贴应变片将测量钢板弹簧上载荷与应变的关系作为钢板弹簧的结构设计及车辆底盘的结构设计的依据。由于在钢板弹簧销轴上贴应变片的方法工艺繁杂,成本高,安装不便,不便于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稳定性好,且安装时无需拆卸或改变车辆的任何部件的一种车辆车载称重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车载称重装置,包括底盘大梁、多个钢板弹簧固定吊耳、多个应变片、钢板弹簧销轴、钢板弹簧活动吊耳、钢板弹簧活动吊耳支座、钢板弹簧总成、u型螺
4、所述钢板弹簧活动吊耳支座与多个所述钢板弹簧固定吊耳均与所述底盘大梁固定连接,所述钢板弹簧活动吊耳支座固定连接有钢板弹簧活动吊耳,所述钢板弹簧活动吊耳以及多个所述钢板弹簧固定吊耳均通过所述钢板弹簧销轴与所述钢板弹簧总成固定连接,所述应变片固定设置在所述钢板弹簧固定吊耳表面,所述钢板弹簧总成与所述u型螺栓连接,所述u型螺栓与所述u型螺栓垫板通过所述u型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车桥轮毂轴贯穿于所述钢板弹簧总成与所述车桥轮毂轴之间,并于分别与所述钢板弹簧总成与所述车桥轮毂轴固定连接。
5、进一步,多个所述应变片均分别与应变放大器电连接,所述应变放大器电连接有mcu控制器。
6、进一步,所述应变片的数量与所述钢板弹簧固定吊耳的数量相匹配。
7、一种车辆车载称重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辆车载称重装置,底盘大梁上部承担的部分重量,通过钢板弹簧固定吊耳施加给车桥轮毂及车轮,钢板弹簧固定吊耳在传递重量的过程中内部产生微变形,贴在钢板弹簧固定吊耳表面应变片的电阻值也随之发生改变,根据应变片的电阻值的变化得到底盘大梁承担的重量。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9、本申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稳定性好,且安装时无需拆卸或改变车辆的任何部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车载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大梁(1)、多个钢板弹簧固定吊耳(2)、多个应变片(3)、钢板弹簧销轴(4)、钢板弹簧活动吊耳(5)、钢板弹簧活动吊耳支座(6)、钢板弹簧总成(7)、U型螺栓(8)、车桥轮毂轴(9)、U型螺栓垫板(10)、U型螺栓螺母(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车载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应变片(3)均分别与应变放大器(12)电连接,所述应变放大器(12)电连接有MCU控制器(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车载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片(3)的数量与所述钢板弹簧固定吊耳(2)的数量相匹配。
4.一种车辆车载称重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辆车载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大梁(1)上部承担的部分重量,通过钢板弹簧固定吊耳(2)施加给车桥轮毂(9)及车轮,钢板弹簧固定吊耳(2)在传递重量的过程中内部产生微变形,贴在钢板弹簧固定吊耳(2)表面应变片(3)的电阻值也随之发生改变,根据应变片(3)的电阻值的变化得到底盘大梁承担的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车载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大梁(1)、多个钢板弹簧固定吊耳(2)、多个应变片(3)、钢板弹簧销轴(4)、钢板弹簧活动吊耳(5)、钢板弹簧活动吊耳支座(6)、钢板弹簧总成(7)、u型螺栓(8)、车桥轮毂轴(9)、u型螺栓垫板(10)、u型螺栓螺母(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车载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应变片(3)均分别与应变放大器(12)电连接,所述应变放大器(12)电连接有mcu控制器(13)。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妮,赵伟,孟献宝,谭天阳,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