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维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轮胎拆卸维修工具。
技术介绍
1、轮胎在维修车间进行修补、更换等工序时,需要先将轮胎从轮毂上分离,而分离的第一步是需要将轮胎的胎侧分别从轮毂的卡槽内移出。维修人员通常采用使用扳手或撬棍等辅助工具,将其一端强行卡入到轮毂边缘,并用力下压轮胎,使该位置的轮胎从轮毂卡槽内移出。传统的手动操作,费时费力,并且由于轮胎的型号不同,存在单人无法操作情况出现,给维修工作带来阻碍;同时,维修站内的台式设备虽然解决了手动操作力量不够力量且需要多人操作等的问题,但是不方便携带,只能站内维修,对于需要外出道路援助抢修的情况,无法应对,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方便携带,能够适用不同型号尺寸的轮胎进行使用的高效工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轮胎拆卸维修工具,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相对设置,其中部铰接于一处,所述第一夹持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轮胎拆卸维修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杆(400)和第二夹持杆(500),所述第一夹持杆(400)和所述第二夹持杆(500)相对设置,其中部铰接于一处,所述第一夹持杆(400)的顶部铰接于轴承座(300)的一侧,所述轴承座(300)的另一侧与驱动丝杆(100)的一端轴承连接,所述驱动丝杆(100)的外部螺纹连接有位移螺母(200),所述驱动丝杆(100)的另一端设置有六角批头(101),所述六角批头(101)与电动扳手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杆(500)的顶部铰接于所述位移螺母(200)的底部,所述第一夹持杆(400)和所述第二夹持杆(500)的底端均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轮胎拆卸维修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杆(400)和第二夹持杆(500),所述第一夹持杆(400)和所述第二夹持杆(500)相对设置,其中部铰接于一处,所述第一夹持杆(400)的顶部铰接于轴承座(300)的一侧,所述轴承座(300)的另一侧与驱动丝杆(100)的一端轴承连接,所述驱动丝杆(100)的外部螺纹连接有位移螺母(200),所述驱动丝杆(100)的另一端设置有六角批头(101),所述六角批头(101)与电动扳手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杆(500)的顶部铰接于所述位移螺母(200)的底部,所述第一夹持杆(400)和所述第二夹持杆(500)的底端均设置有长度可伸缩调节并固定位置的伸缩杆组件(600),所述伸缩杆组件(600)的底端可拆卸的固定安装有胎压张组件(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轮胎拆卸维修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杆(400)和所述第二夹持杆(500)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中空的杆体(401),所述伸缩杆组件(600)包括延长杆(603),所述延长杆(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601),所述调节螺杆(601)从底部插入所述杆体(401),所述调节螺杆(601)与内螺调节套(403)螺纹连接,所述内螺调节套(403)与所述杆体(401)的底部轴承连接,所述杆体(401)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筒(402),所述延长杆(603)的一侧且靠近所述调节螺杆(601)处与导向杆(602)的一端固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