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应用在智能造桥机的张拉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1、参阅图1,现有的造桥机整体包含后上横梁及前上横梁b,后上横梁架设在预制好的梁面上,并且沿着已浇筑悬臂节段i的宽度方向布置,在后上横梁两端设置主桁架,主桁架实现与前上横梁b之间的连接,在已浇筑悬臂节段i的下方设置后下横梁,前上横梁a下方设置有前下横梁e,前下横梁e与后下横梁之间通过底纵梁f连接,并且主桁架与前下横梁e及后下横梁之间通过吊带或者吊杆g连接为一体,后上横梁与主桁架设置有c型梁h;上述结构的造桥机沿着桥梁的长度方向行走,逐段对桥梁进行预制。上述在预制过程中,需要作业人员位于已浇筑悬臂节段的端面前方进行操作,因此需要确保作业人员安全的同时,由于已浇筑悬臂节段的长度存在差异,因此前上横梁与已浇筑悬臂节段的端面距离存在差异,作业人员实际作业操作时存在极大不变,亟待提出一种应用在智能造桥机的张拉作业平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智能造桥机的张拉作业平台,能够拱作业人员
...【技术保护点】
1.应用在智能造桥机的张拉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智能造桥机的张拉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00)位于所述吊架(200)上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平台(100)上下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应用在智能造桥机的张拉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固定架(300)整体呈框架状构造,在所述顶板固定架(300)上间隔设置有多组挂板(310),所述挂板(310)板面立式布置,所述挂板(310)的一端卡置在所述造桥机的前上横梁两侧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在智能造桥机的张拉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在智能造桥机的张拉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智能造桥机的张拉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00)位于所述吊架(200)上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平台(100)上下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应用在智能造桥机的张拉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固定架(300)整体呈框架状构造,在所述顶板固定架(300)上间隔设置有多组挂板(310),所述挂板(310)板面立式布置,所述挂板(310)的一端卡置在所述造桥机的前上横梁两侧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在智能造桥机的张拉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310)上设置有多组第一固定孔(311),所述多组第一固定孔(311)内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与所述顶板固定架(300)侧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在智能造桥机的张拉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200)包括第一单元吊架(210)和第二单元吊架(220),所述平台(100)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单元吊架(210)和第二单元吊架(220)上,所述第一单元吊架(210)与所述第二单元吊架(220)上下方向布置且连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在智能造桥机的张拉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吊架(210)和第二单元吊架(220)均包含围栏(230),所述围栏(230)底部设置有辊杆(240),所述辊杆(240)水平且间隔设置有多组,多组辊杆(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营,周登辉,李晟亮,孙科,王天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皖北城际阜淮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