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列车底架制造领域,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市域列车底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1、当前,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大运量、准时、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各大城市都得到广泛应用,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相应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域列车作为连接主城区和卫星城的主要轨道交通工具,其运行速度为120~160km/h,具有速度快,运量大等特点,相应的对车辆的结构安全性(比如碰撞、连挂、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车体底架作为轨道交通市域列车的主要承载部分,其结构和制造工艺方法尤为重要。与常规的地铁车辆底架结构相比,要求市域列车底架具有更大挠度、更高精度,同时因结构上的差异,其制造工艺方法也与常规地铁车辆底架不同。
3、因此,开发一种轨道交通市域列车底架制造工艺方法,可为后续类似结构的底架生产制造提供宝贵的方法和经验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市域列车底架制造工艺,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开发一种能够适应更大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市域列车底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对市域列车底架结构中的地板(14)、底架边梁(13)、端梁、牵缓组成以及附件进行加工合成:S1.同步完成步骤S1.1-S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市域列车底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边梁(13)加工中包括上边梁(131)和下边梁(132)焊接工序,在上下边梁焊接工序通过工装的装夹力控制和反变形设置来达成需要的挠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市域列车底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的整体焊接合成工序通过工装的装夹力施加自下而上的顶紧力,使挠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市域列车底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对市域列车底架结构中的地板(14)、底架边梁(13)、端梁、牵缓组成以及附件进行加工合成:s1.同步完成步骤s1.1-s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市域列车底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边梁(13)加工中包括上边梁(131)和下边梁(132)焊接工序,在上下边梁焊接工序通过工装的装夹力控制和反变形设置来达成需要的挠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市域列车底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的整体焊接合成工序通过工装的装夹力施加自下而上的顶紧力,使挠度值维持在50-60mm,焊接完成后拆除顶紧工装,在自由状态下挠度值维持在30-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市域列车底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的底架反装的合成工序通过合成工装的约束力再次预制反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市域列车底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的纵向方向上设置10支工装横梁,在工装横梁上设置用于支撑底架的支墩,若干个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安雄,王川,杨艳群,吴阳,胡永山,陈林,王恒,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