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轴承制造技术装配,具体为特大型风电单列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平放垫板。
技术介绍
1、在用户安装、拆卸、维修现场没有相应的专用工装,当特大型风电单列圆柱滚子轴承卧放时,安装在保持架里的滚子可能与轴承外圈发生挤压磨损而导致变形卡伤,由于保持架比较薄再加上滚子装在保持架里,容易造成保持架变形与卡伤的问题,而且直接放在地面上还会造成外套和内圈沟道相互卡伤。因此需要一种在用户安装、拆卸、维修现场能够保护保持架的专用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特大型风电单列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平放垫板。
2、为达上述部分或全部目的或者其他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风电单列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平放垫板,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宽度相同、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十字交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正面上设置两个外台、两个内台,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正面上设置两个外台、两个内台;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与轴承外圈的端面接触,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与轴承保持架的端面接触。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与第一连接杆中心间距为l1,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与第一连接杆中心间距为l2;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与第一连接杆中心间距为l1,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与第一连接杆中心间距为l2;l1大于l2。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和第二连接杆上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各开设两个靠近两端处的径向的长方形可滑动长孔,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在第一连接杆的可滑动长孔内移动,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在第二连接杆的可滑动长孔内移动。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或所述第二连接杆是具有弹性的薄型钢片,所述第一连接杆正面中心部设置螺钉,所述第二连接杆反面中心部设置螺栓,所述螺钉与螺栓相匹配。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应用于风电单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安装、拆卸、维修现场,将特大型风电单列圆柱滚子轴承卧放在本技术上,轴承外圈与外台接触时,轴承保持架也恰好与内台接触,安装在保持架里的滚子不会与轴承外圈挤压磨损而导致变形卡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风电单列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平放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宽度相同、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十字交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正面上设置两个外台、两个内台,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正面上设置两个外台、两个内台;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与轴承外圈的端面接触,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与轴承保持架的端面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风电单列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平放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和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是高度相同、直径相同的凸起圆台,且与轴承外圈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和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是高度相同、直径相同的凸起圆台,且与轴承保持架相匹配。
3.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风电单列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平放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各开设两个靠近两端处的径向的长方形可滑动长孔,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在第一连接杆的可滑动长孔内移动,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
4.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风电单列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平放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或所述第二连接杆是具有弹性的薄型钢片,所述第一连接杆正面中心部设置螺钉,所述第二连接杆反面中心部设置螺栓,所述螺钉与螺栓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风电单列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平放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宽度相同、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十字交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正面上设置两个外台、两个内台,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正面上设置两个外台、两个内台;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与轴承外圈的端面接触,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与轴承保持架的端面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风电单列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平放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和第二连接杆上的两个外台是高度相同、直径相同的凸起圆台,且与轴承外圈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两个内台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友,岳超,姜秀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冶金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