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楼板施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钢结构的框架结构部件可以在工厂预制,而后进行现场组装,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尤其适合大型场馆及厂房的建设要求。钢结构建筑在搭设好柱、梁框架结构后,需要铺设楼承板,继而在楼承板上浇设楼板。楼承板包括底板,底板上方平行设置若干组用于支撑的钢桁架,楼板浇设后,楼承板直接作为楼板的支撑骨架,施工效率高。由于楼承板的钢桁架直接作为楼板的骨架,因此在楼承板铺设时,需要在钢桁架之间现场加筋,以满足钢筋结构纵横交错,各个方向结构强度的要求。而在不同方向铺设的楼板接缝处,楼承板之间的连接机构尤为关键,尤其是当两个方向的楼板存在高差处,一般称之为降板节点,降板节点处的楼承板连接结构,更需要确保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钢结构建筑的楼板相接的降板节点处,楼承板加筋的连接结构对节点强度尤为关键的问题,提供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保证相邻楼板之间的板块连接强度,确保结构安全。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包括工字型钢梁,钢梁两侧分别铺设楼承板,钢梁两侧楼承板分别为第一楼承板和第二楼承板,所述钢梁的顶面设有上梁板,第一楼承板端部搭设在上梁板上表面,上梁板朝第二楼承板的一侧设置有z型搭板,z型搭板上板搭设在上梁板上表面的一侧,第二楼承板端部搭设在z型搭板的下板上;
3、所述楼承板包括
4、本结构中,对楼承板的钢桁架进行了上下双层的纵向加筋和横向加筋,确保楼承板浇设楼板后具有足够的配筋强度。在两侧楼承板不等高的降板节点处,采用三根连接筋对第一楼承板和第二楼承板进行连接固定,可以有效对降板节点形成连接,确保结构安全。
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筋、第三连接筋上段和下端水平、中段倾斜设置,第一连接筋的上端设置向下的弯折、下端设置向上的弯折;第二连接筋上端、下端均设置向上的弯折,第三连接筋的朝第一楼承板的一端向下弯折并于第二连接筋的上端弯折段焊接。三根连接筋形成上、中、下三层的连接固定,可以有效保证降板节点的结构强度。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楼承板和第二楼承板的钢桁架均与钢梁垂直,第一连接筋的上段与第一楼承板的上纵向加筋焊接,第一连接筋的下段与第二楼承板的下纵向加筋焊接;第二连接筋的上段与第一楼承板的下纵向加筋焊接,第二连接筋的下段与第二楼承板的下纵向加筋焊接;第三连接筋与第二楼承板的上纵向加筋焊接。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楼承板的钢桁架与钢梁垂直,第二楼承板的钢桁架与钢梁平行,第一连接筋的上段与第一楼承板的上纵向加筋焊接,第一连接筋的下段与第二楼承板的下横向加筋焊接;第二连接筋的上段与第一楼承板的下纵向加筋焊接,第二连接筋的下段为第二楼承板的下横向加筋一体延伸;第三连接筋与第二楼承板的上横向加筋焊接。
8、作为优选,所述z型搭板的上板和下板宽度均不小于60mm。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筋在钢梁两侧的搭接长度均不少于800mm;所述第二连接筋在钢梁两侧的搭接长度均不少于400mm。
10、作为优选,所述楼承板的钢桁架包括一根上弦钢筋和两根下弦钢筋,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呈品字形分布,上弦钢筋的两侧壁与两根下弦钢筋的内侧壁之间设有波浪形的腹杆钢筋,腹杆钢筋的波谷处水平弯折后与底板固定。
11、作为优选,所述上横向加筋与上弦钢筋垂直并水平搭设各上弦钢筋之间固定,所述下横向加筋与下弦钢筋垂直并水平搭设各下弦钢筋之间固定;所述上纵向加筋与上弦钢筋平行且固定搭设在各上横向加筋之间,所述下纵向加筋与下弦钢筋平行且固定搭设在各下横向加筋之间。
12、作为优选,相邻钢桁架之间设置一根上纵向加筋和一根下纵向加筋,腹杆钢筋的相邻波峰之间设置有一根上横向加筋和下横向加筋。
13、本技术在两侧楼承板不等高的降板节点处,采用三根连接筋对第一楼承板和第二楼承板进行连接固定,可以有效对降板节点形成连接,确保结构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包括工字型钢梁,钢梁两侧分别铺设楼承板,钢梁两侧楼承板分别为第一楼承板和第二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的顶面设有上梁板,第一楼承板端部搭设在上梁板上表面,上梁板朝第二楼承板的一侧设置有Z型搭板,Z型搭板上板搭设在上梁板上表面的一侧,第二楼承板端部搭设在Z型搭板的下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第三连接筋上段和下端水平、中段倾斜设置,第一连接筋的上端设置向下的弯折、下端设置向上的弯折;第二连接筋上端、下端均设置向上的弯折,第三连接筋的朝第一楼承板的一端向下弯折并于第二连接筋的上端弯折段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承板和第二楼承板的钢桁架均与钢梁垂直,第一连接筋的上段与第一楼承板的上纵向加筋焊接,第一连接筋的下段与第二楼承板的下纵向加筋焊接;第二连接筋的上段与第一楼承板的下纵向加筋焊接,第二连接筋的下段与第二楼承板的下纵向加筋焊接;第三连接筋与第二楼承板的上纵向加筋焊接。
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搭板的上板和下板宽度均不小于6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在钢梁两侧的搭接长度均不少于800mm;所述第二连接筋在钢梁两侧的搭接长度均不少于4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承板的钢桁架包括一根上弦钢筋和两根下弦钢筋,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呈品字形分布,上弦钢筋的两侧壁与两根下弦钢筋的内侧壁之间设有波浪形的腹杆钢筋,腹杆钢筋的波谷处水平弯折后与底板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向加筋与上弦钢筋垂直并水平搭设各上弦钢筋之间固定,所述下横向加筋与下弦钢筋垂直并水平搭设各下弦钢筋之间固定;所述上纵向加筋与上弦钢筋平行且固定搭设在各上横向加筋之间,所述下纵向加筋与下弦钢筋平行且固定搭设在各下横向加筋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钢桁架之间设置一根上纵向加筋和一根下纵向加筋,腹杆钢筋的相邻波峰之间设置有一根上横向加筋和下横向加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包括工字型钢梁,钢梁两侧分别铺设楼承板,钢梁两侧楼承板分别为第一楼承板和第二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的顶面设有上梁板,第一楼承板端部搭设在上梁板上表面,上梁板朝第二楼承板的一侧设置有z型搭板,z型搭板上板搭设在上梁板上表面的一侧,第二楼承板端部搭设在z型搭板的下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第三连接筋上段和下端水平、中段倾斜设置,第一连接筋的上端设置向下的弯折、下端设置向上的弯折;第二连接筋上端、下端均设置向上的弯折,第三连接筋的朝第一楼承板的一端向下弯折并于第二连接筋的上端弯折段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承板和第二楼承板的钢桁架均与钢梁垂直,第一连接筋的上段与第一楼承板的上纵向加筋焊接,第一连接筋的下段与第二楼承板的下纵向加筋焊接;第二连接筋的上段与第一楼承板的下纵向加筋焊接,第二连接筋的下段与第二楼承板的下纵向加筋焊接;第三连接筋与第二楼承板的上纵向加筋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桁架楼承板的降板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承板的钢桁架与钢梁垂直,第二楼承板的钢桁架与钢梁平行,第一连接筋的上段与第一楼承板的上纵向加筋焊接,第一连接筋的下段与第二楼承板的下横向加筋焊接;第二连接筋的上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厚儒,姜小霞,单佳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地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