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退役蓄电池的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蓄电池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着可靠的直流电源。然而,目前变电站蓄电池的处理方式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相关技术中,当蓄电池进行3次放电试验不合格时,便会启动退役报废流程。但实际情况是,在整组蓄电池被判定为不合格时,其中往往仅有约20%的电池性能确实较差,而还有将近40%的电池性能实际上是较好的,具备废旧再利用的潜力。然而,现有的处理方法却往往是将整组电池直接报废,造成了部分资源的严重浪费。
3、此外,整组更换蓄电池的方式不仅工期较长,还存在着直流失电的潜在风险,这对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而且,在部分变电站中,蓄电池不合格的原因仅仅是由数量较少的一两块电池引起的,但由于难以找到同厂家、同型号、同批次的蓄电池,往往只能通过跨接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无疑给直流系统的运行带来了诸多隐患。
4、因此,如何蓄电池的退役及循环利用的利用效率,避免电池资源被浪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役蓄电池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性能管控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维护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库存管理模块,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利用规划模块,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役蓄电池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性能管控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维护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友,蒲寅,王元成,马顺绪,祁宝才,徐铁胜,杜航,何海川,郭强,洪权,石永贤,马晓娜,洪婉婉,宋仁贵,王俊宁,晁耿诚,曹津铭,谢中山,冯建勋,马海峰,韩海山,曹晓凤,余聪,马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