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换热装置及化工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对化学反应中各种生成物或挥发物等物料的收集、处理、分离、提纯等环节至关重要。传统的收集方法往往存在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材料制备的高效率、高精度和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凝换热装置及化工生产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3、一种冷凝换热装置,包括:
4、换热筒,所述的换热筒包括筒体、密封盖、出料管,所述的密封盖设置在所述的筒体的顶部用于密封所述的筒体,所述的筒体的进口与反应罐的反应物出口连通;所述的筒体内设置有盘管,所述的盘管包括管本体、第一引出管、第二引出管,所述的管本体呈螺旋状,所述的管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的管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引出管一端连通,所述的管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的第二引出管一端连通,所述的第一引出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的筒体外,所述的第二引出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的筒体外;所述的出料管一端与所述的筒体连通,所述的出料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的筒体外;
5、冷源,所述的冷源与所述的第一引出管的另一端、第二引出管的另一端之间通过冷源循环管道连通,所述的冷源用于提供冷却介质。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引出管的另一端、第一引出管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的筒体的下方并位于同一侧,所述的第一引出管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筒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的内筒体设置在所述的外筒体内,所述的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形成保温夹层,所述的管本体位于所述的内筒体内。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外筒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的第一段位于所述的第二段上,所述的第一段呈圆柱形,所述的第二段呈椭圆形;所述的第二段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开孔、一个穿孔,两个所述的开孔分别用于供所述的第一引出管、第二引出管伸出,所述的穿孔用于供所述的出料管穿出。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内筒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的第一筒体呈圆柱形,所述的第二筒体呈椭圆形;所述的第二筒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开孔、一个穿孔,两个所述的开孔分别用于供所述的第一引出管、第二引出管伸出,所述的穿孔用于供所述的出料管穿出。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密封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设置在第二盖体上,所述的第一盖体包括主体、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所述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均设置在所述的主体的下侧并向远离所述的主体上侧方向延伸;所述的第二盖体中部开设有供所述的第一凸出部插入的定位孔,所述的第二盖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的第二凸出部相匹配的凹槽。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换热筒的多个支撑立柱,所述的支撑立柱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的支撑立柱的上端与所述的换热筒连接,所述的支撑立柱的下端与地面相抵。
12、本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
13、一种化工生产装置,包括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反应罐、冷凝器、回流罐,所述的反应罐、冷凝器、回流罐之间通过循环管路连通,所述的回流罐与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的筒体连通。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的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桨叶,所述的第一桨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的第二部分上,所述的第一部分呈方形,所述的第二部分呈上宽下窄形。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搅拌轴沿其轴向还设置有第二桨叶,所述的第二桨叶位于所述的第一桨叶上方,所述的第二桨叶与所述的搅拌轴垂直设置。
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7、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装置,通过设置换热筒和冷源,可将从反应罐流出的易挥发反应物快速高效冷凝,并对冷凝产物进行收集。本技术提供的化工生产装置,通过冷凝器先将易挥发反应物冷凝,再通过冷凝换热装置进一步冷凝,防止易挥发反应物进入大气或后续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引出管的另一端、第一引出管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的筒体的下方并位于同一侧,所述的第一引出管与所述的第二引出管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的内筒体设置在所述的外筒体内,所述的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形成保温夹层,所述的管本体位于所述的内筒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的第一段位于所述的第二段上,所述的第一段呈圆柱形,所述的第二段呈椭圆形;所述的第二段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开孔、一个穿孔,两个所述的开孔分别用于供所述的第一引出管、第二引出管伸出,所述的穿孔用于供所述的出料管穿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的第一筒体呈圆柱形,所述的第二筒体呈椭圆形;所述的第二筒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开孔、一个穿孔,两个所述的开孔分别用于供所述的第一引出管、第二引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设置在第二盖体上,所述的第一盖体包括主体、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所述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均设置在所述的主体的下侧并向远离所述的主体上侧方向延伸;所述的第二盖体中部开设有供所述的第一凸出部插入的定位孔,所述的第二盖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的第二凸出部相匹配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的换热筒的多个支撑立柱,所述的支撑立柱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的支撑立柱的上端与所述的换热筒连接,所述的支撑立柱的下端与地面相抵。
8.一种化工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反应罐、冷凝器、回流罐,所述的反应罐、冷凝器、回流罐之间通过循环管路连通,所述的回流罐与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的筒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工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的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桨叶,所述的第一桨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的第二部分上,所述的第一部分呈方形,所述的第二部分呈上宽下窄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工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轴上还设置有第二桨叶,所述的第二桨叶位于所述的第一桨叶上方,所述的第二桨叶与所述的搅拌轴垂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引出管的另一端、第一引出管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的筒体的下方并位于同一侧,所述的第一引出管与所述的第二引出管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的内筒体设置在所述的外筒体内,所述的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形成保温夹层,所述的管本体位于所述的内筒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的第一段位于所述的第二段上,所述的第一段呈圆柱形,所述的第二段呈椭圆形;所述的第二段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开孔、一个穿孔,两个所述的开孔分别用于供所述的第一引出管、第二引出管伸出,所述的穿孔用于供所述的出料管穿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的第一筒体呈圆柱形,所述的第二筒体呈椭圆形;所述的第二筒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开孔、一个穿孔,两个所述的开孔分别用于供所述的第一引出管、第二引出管伸出,所述的穿孔用于供所述的出料管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锋,景录如,孙苏旸,徐晓风,吴斌,井丰喜,周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太湖电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