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溶剂树脂超纤合成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865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04
本技术公开一种无溶剂树脂超纤合成革,包括合成革本体,合成革本体包括第一、第二贴合本体;第一贴合本体包括超纤贝斯层、第一水性聚氨酯浆料层和助剂层;第一水性聚氨酯浆料层涂覆于超纤贝斯层并作为干法层,助剂层设置于干法层的上表面;第二贴合本体包括自下而上布置的第二水性聚氨酯浆料层、无溶剂树脂层;无溶剂树脂层设置于离型纸上,无溶剂树脂层之远离离型纸的表面上涂覆第二水性聚氨酯浆料层并烘半干作为黏着层;第一贴合本体贴合于第二贴合本体上,干法层与黏着层相互贴合;如此,便于平行生产制作,有利于生产效率及良品率的提升,而且,无溶剂树脂层作为上层,手感柔软、恢复反弹性能更快,抗磨损、耐挠、抗老化,而且,易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合成革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无溶剂树脂超纤合成革


技术介绍

1、现有合成革技术普遍使用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及水性树脂为主载体,随着国家对环境的要求,溶剂型聚氨酯类型树脂具有气味及需要二甲基甲酰胺、乙酯进行稀释对工人及排放气体具有一定危害性,而水性树脂类型对产品风格变化局限性较大,产品风格单一。

2、基于此,行业内开始研究无溶剂革料;例如cn 206070215u公开了一种水性无溶剂新型革料,其具有超纤贝斯层,该超纤贝斯层上依次叠设有底料层、中间发泡层及面料层;该底料层为水性阴离子型-脂肪族聚醚聚氨酯树脂层,中间发泡层为无溶剂反应型聚氨酯树脂层,面料层包括依次叠设在中间发泡层上的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该第一面料层为水性脂肪族聚碳酸酯-聚醚聚氨酯树脂层,第二面料层为水性离子型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层,其利用水性树脂和无溶剂树脂的优缺点,取长补短结合设计,制得的革料产品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等优势。

3、但是,该种水性无溶剂新型革料在生产制作时,工序多,需要逐层涂覆,因此,“涂覆-烘干-涂覆-烘干……”需要重复很多次,这样,整个生产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溶剂树脂超纤合成革,包括有合成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革本体包括有第一贴合本体和第二贴合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溶剂树脂超纤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纤贝斯层(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竹炭纤维层(14),所述第一水性聚氨酯浆料层(12)于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14)的上表面涂覆于所述超纤贝斯层(11)上且覆盖住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溶剂树脂超纤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纤贝斯层(1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竹炭纤维层(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溶剂树脂超纤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溶剂树脂超纤合成革,包括有合成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革本体包括有第一贴合本体和第二贴合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溶剂树脂超纤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纤贝斯层(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竹炭纤维层(14),所述第一水性聚氨酯浆料层(12)于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14)的上表面涂覆于所述超纤贝斯层(11)上且覆盖住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溶剂树脂超纤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纤贝斯层(1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竹炭纤维层(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溶剂树脂超纤合成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皓
申请(专利权)人:盛国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