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既有支护加强用复合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783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6:59
一种巷道既有支护加强用复合支护装置,包括第一帮部加固机构和第二帮部加固机构,第一帮部加固机构包括加强支护锚带和第一加固桁架,加强支护锚带跨越若干个既有支护锚带,第一加固桁架设置在帮部应力集中区域,第二帮部加固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护帮单体,护帮单体的顶部通过顶梁对顶板上的既有支护锚带加固支撑,护帮单体与人行道帮部之间夹持固定有若干护帮板,加强支护锚带和第一加固桁架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应力集中区域的加固效果,确保工作面正常推采,且无需所有位置都使用第一加固桁架加固,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顶板采用顶梁加固,不使用锚带结构,保证了顶板的加固效果及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特别是涉及一种巷道既有支护加强用复合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1、保护煤柱是指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为了保护其上方岩层和地表对象(如建筑物、水体、交通线路等)不受开采扰动的影响而专门预留的不开采的部分煤炭资源,这些煤柱类似于隔离带和承重墙,起到保护水、地压等防止破坏地表和巷道的作用。

2、为确保老区矿井稳定、生产接续正常以及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需对保护煤柱进行回收,而保护煤柱一般因采场布置导致出现应力叠加,当煤矿为多煤层开采时,应力叠加尤为明显,回采期间工作面顺槽受采动及原巷道叠加应力的影响而变形严重,为了确保工作面的正常推采,需要对巷道原有的支护结构进行修复、加固。

3、目前为减少修复加固工作量,一般采用锚杆、锚索配合锚带的方式对巷道的既有支护锚带进行加固,但锚带的抗拉强度、抗弯刚度小,在承受较大荷载时极易损坏,因此锚带对于高应力区域或已发生变形的帮部区域加固支护效果差,同理,目前对巷道顶板处的既有支护同样是采用安装锚带的方式进行加固,加固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巷道既有支护加强用复合支护装置,包括:第一帮部加固机构和第二帮部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帮部加固机构包括加强支护锚带(4)和第一加固桁架(5),加强支护锚带(4)的设置方向与顺槽开采侧帮部处的既有支护锚带(2)设置方向相垂直,加强支护锚带(4)跨越若干个既有支护锚带(2),第一加固桁架(5)与加强支护锚带(4)相平行,第一加固桁架(5)设置在帮部应力集中区域,加强支护锚带(4)和第一加固桁架(5)均通过锚索(3)固定;第二帮部加固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护帮单体(7),护帮单体(7)沿人行道帮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护帮单体(7)的顶部通过顶梁(6)对顶板上的既有支护锚带(2)加固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既有支护加强用复合支护装置,包括:第一帮部加固机构和第二帮部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帮部加固机构包括加强支护锚带(4)和第一加固桁架(5),加强支护锚带(4)的设置方向与顺槽开采侧帮部处的既有支护锚带(2)设置方向相垂直,加强支护锚带(4)跨越若干个既有支护锚带(2),第一加固桁架(5)与加强支护锚带(4)相平行,第一加固桁架(5)设置在帮部应力集中区域,加强支护锚带(4)和第一加固桁架(5)均通过锚索(3)固定;第二帮部加固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护帮单体(7),护帮单体(7)沿人行道帮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护帮单体(7)的顶部通过顶梁(6)对顶板上的既有支护锚带(2)加固支撑,护帮单体(7)与人行道帮部之间夹持固定有若干护帮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既有支护加强用复合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固桁架(5)跨越顺槽开采侧帮部处若干个既有支护锚带(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既有支护加强用复合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固桁架(5)位于加强支护锚带(4)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鹰张明斌王庆杰王军姜桂森任燕飞王传振付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