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758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甘油酯结构分析领域,尤其是指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分子总组成、链组成鉴定和碳碳双键位置鉴定三个数据库;对甘油酯样品进行一级质谱检测,获取物质分子量,并与数据库中脂质分子量对比,得到总组成数据;对总组成数据进行二级质谱检测,利用脂质链层级诊断离子与数据库对比,确定链组成数据和链sn‑位置;对链组成数据进行光化学衍生的二级质谱分析,通过脂质C=C诊断离子与数据库对比,获取C=C位置信息;结合甘油酯的总组成、链组成、链sn‑位置和C=C位置信息,指导生物医学研究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复杂甘油酯样品的总组成、链组成、链sn‑位置和C=C位置非靶向、快速、全面、高通量鉴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甘油酯结构分析,尤其是指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甘油酯(gl)包括单酰基甘油(mg)、双酰基甘油(dg)和三酰基甘油(tg)。其中,tg是脂肪细胞的关键成分,在能量存贮和细胞传递脂肪酸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甘油酯是细胞脂质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谢失调常与代谢疾病的发生或进展相关。因此,甘油酯的详细结构分析对于疾病表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传统质谱技术无法有效区分甘油酯的结构异构体,尤其是在脂肪酸链上不同位置的碳碳双键(c=c)分析方面存在局限性。然而,光化学衍生和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联用使得鉴定甘油酯精细结构(即sn-位置、c=c位置)成为可能。光化学衍生包括在线衍生化和离线衍生化,常用的衍生试剂包括酮基类试剂和吡啶类试剂。通过光化学衍生,不仅可以实现c=c位置鉴定,还可以提高灵敏度。

3、在常规的分析中,甘油酯的精细结构分析往往局限于靶向物质的范畴,即针对已知目标物进行鉴定。然而,复杂的质谱图谱解析任务以及甘油酯种类的繁多性,严重制约了甘油酯分析向多组分、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得到甘油酯的总组成数据的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得到甘油酯的链组成数据和链sn-位置的方法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得到甘油酯的碳碳双键位置信息的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得到甘油酯的总组成数据的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得到甘油酯的链组成数据和链sn-位置的方法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得到甘油酯的碳碳双键位置信息的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构建分子总组成数据库的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链组成鉴定数据库包括骨架碎片离子分子量信息和链离子分子量信息,其构建方法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甘油酯结构非靶向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碳碳双键位置鉴定数据库根据含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函郭姝迪
申请(专利权)人:清谱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