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原卟啉IX结合二次茎尖培养的砂仁脱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700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卟啉IX结合二次茎尖培养的砂仁脱毒方法,属于植物组培脱毒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为:切取砂仁根状茎为外植体,经继代培养,得到组培苗;将所述组培苗经原卟啉IX处理后,得到成熟植株;自所述成熟植株上切取茎尖,接种至茎尖诱导分化培养基,进行第一次茎尖脱毒培养,得到组培小植株;重复步骤(2)‑(3),完成第二次茎尖脱毒培养,得到砂仁脱毒组培苗。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原卟啉IX对砂仁组培苗进行二次茎尖培养脱毒,该方法技术难度低,无需昂贵精密的仪器设备,成本低,脱毒率高,再生植株能较好地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长势强,可获得较高的CMV脱毒率和TMV脱除率,为栽培脱毒砂仁提供了新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培脱毒育苗,特别是涉及一种原卟啉ix结合二次茎尖培养的砂仁脱毒方法。


技术介绍

1、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是姜科(zingiberaceae)豆蔻属(amomum)多年生草本植物。砂仁是重要的药食兼用型作物,还可以作为重要的观赏植物。在食用性方面,砂仁可作为调味料蔬菜,主要食用部位为干制后的果实。在药用性方面,《药性论》以及《开宝本草》记载砂仁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的功效。在观赏性方面,初夏可赏花,盛夏可观果。

2、砂仁植株的栽培方式主要分为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砂仁的分株能力很强,能够迅速形成群体,发育较快,管理好两年即可结果,因此,实际生产中多采用分株繁殖方式进行生产。分株繁殖属于无性繁殖类型,这种方式具有保持亲本的优良遗传特性、植株数量快速增殖、产量和品质稳定性高等优点。但长期无性繁殖过程中,病毒可以通过维管束传导并在植株体内逐代积累,导致种性退化严重。这种退化表现为作物生长受到抑制、形态畸变、产量下降和品质劣变等问题。砂仁易感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卟啉IX结合二次茎尖培养的砂仁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仁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0.4-0.6mg/LNAA+2.5-3.5mg/L 6-BA+25-35g/L蔗糖+5-15g/L琼脂,pH=5.5-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仁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代培养的条件为: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为2200Lx~2500Lx,每天光照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仁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卟啉IX处理时的培养基为:MS+0.4-0.6mg/L NA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卟啉ix结合二次茎尖培养的砂仁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仁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0.4-0.6mg/lnaa+2.5-3.5mg/l 6-ba+25-35g/l蔗糖+5-15g/l琼脂,ph=5.5-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仁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代培养的条件为: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为2200lx~2500lx,每天光照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仁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卟啉ix处理时的培养基为:ms+0.4-0.6mg/l naa+2.5-3.5mg/l 6-ba+25-35g/l蔗糖+5-15g/l琼脂+1.5-2.5mg/l原卟啉ix,ph=5.5-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仁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卟啉ix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经纬张万萍徐秀红裴芸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