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靶向分析、可疑筛查和非靶向鉴定全面识别环境中PFAS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6965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靶向分析、可疑筛查和非靶向鉴定全面识别环境中PFAS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环境样品进行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fullscan/DDA/DIA分析;S2、对若干种PFAS标准品进行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S3、根据公开化学品数据库和文献,收集若干个PFAS的名称、分子式,计算精确质量数,结合开源的MS2谱图库共同建立可疑筛查数据库;S4、结合PFAS的质量数特征、特征MS2碎片、特征中性丢失以及同系物特征,建立非靶向鉴定工作流程;S5、整合靶向分析化合物、可疑筛查的候选化合物和非靶向鉴定的候选化合物,全面识别环境样品中的PFAS。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相互补充的三种分析技术,实现了对已知和未知全/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充分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分析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合靶向分析、可疑筛查和非靶向鉴定全面识别环境中pfas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全/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一类自从1940左右开始生产的合成有机化合物。由于优越的高稳定性、表面活性、防油防污以及抗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如聚合物加工助剂、电镀覆膜、航空燃油添加剂、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商业(如建筑材料、清洁产品、医疗设备)以及消费品(家居纺织品、不粘厨具、食品包装材料、防污衣物)等各个领域。pfas具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基本结构特点是包含多/全氟化的碳链。c-f键高度稳定,常规条件难以被打断,并且大量氟原子包裹碳链造成导致c-c键难以暴露,因而,在自然条件下以及生物体内pfas物质几乎不降解。高度的稳定性也导致其可以随洋流或者大气进行远距离传输,造成全球污染,在南北极偏远地区都检测到了pfas类物质。pfas可与生物体蛋白结合,大量动物实验以及人群调查数据都显示pfas具有高生物蓄积性以及包括致癌在内的多种毒性效应。基于以上,pfas类污染物多年来持续受到广泛的关注。

2、随着对pfas研究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靶向分析、可疑筛查和非靶向鉴定全面识别环境中PFA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靶向分析、可疑筛查和非靶向鉴定技术全面识别环境中PFA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样品包括水样、固体样品或生物样品;所述水样包括工业污水、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河水、地表水、海水、饮用水或地下水;所述固体样品包括污水处理厂底泥、水体污泥、沉积物、土壤、室内灰尘或大气颗粒物;所述生物样品包括人体母乳、尿液、血清、卵泡液、脐带血、唾液、汗液、动物组织器官、鱼类、鸟类、鲨鱼、软体动物或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合靶向分析、可疑筛查和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靶向分析、可疑筛查和非靶向鉴定全面识别环境中pfa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靶向分析、可疑筛查和非靶向鉴定技术全面识别环境中pfa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样品包括水样、固体样品或生物样品;所述水样包括工业污水、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河水、地表水、海水、饮用水或地下水;所述固体样品包括污水处理厂底泥、水体污泥、沉积物、土壤、室内灰尘或大气颗粒物;所述生物样品包括人体母乳、尿液、血清、卵泡液、脐带血、唾液、汗液、动物组织器官、鱼类、鸟类、鲨鱼、软体动物或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合靶向分析、可疑筛查和非靶向鉴定技术全面识别环境中pfa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前还包括对环境样品进行前处理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结合靶向分析、可疑筛查和非靶向鉴定全面识别环境中pfa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步骤s2中,所述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的条件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合靶向分析、可疑筛查和非靶向鉴定全面识别环境中pfa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种pfas标准品为31种pfas标准品,每种标准品的纯度≥98%;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结合靶向分析、可疑筛查和非靶向鉴定全面识别环境中pfa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开化学品数据库为norman suspect listexchange中的公开pfas化学品数据库;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结合靶向分析、可疑筛查和非靶向鉴定全面识别环境中pfa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疑筛查分析在compound discoverer软件和fluoromatch软件上进行;compound discoverer流程如下:在谱图选择模块中,保留时间区间设置为默认的0,对全部的谱图进行分析;在对齐保留时间模块中,质量偏差设置为5ppm;在检测化合物模块中,质量偏差设置为5ppm,最小峰强度设置为10000;加合离子选择所有默认的负加和离子;在化合物归类模块中,质量偏差设置为5ppm,保留时间偏差设置为0.1min,峰形评分阈值设置为4;在空白填补模块中,质量偏差设置为5ppm,信噪比阈值设置为3;在标记背景化合物模块中,样品峰面积与空白峰面积的最大比值设置为5,空白峰面积与样品峰面积的最大比值设置为0;search masslists模块中设置保留时间偏差为0.1min,质量偏差5ppm;search mzcloud模块中数据库选择“autoprocessed”和“reference”,search msn tree选择否,search dda模式选择“confidence reverse”,matchionactivation mode模式和matchion activity energy均选择否,match factor threshold设置为70;search mzvault模块中数据库选择“europe mass spectral database(98525spectra)”和“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娜孙家正曲广波史建波江桂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