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镜边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6772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泳镜边扣,用以对称设置于泳镜组的两端部,主要设有一对套框、扣具、调整件及外套;其中,所述扣具的侧挡墙上分别设有一轴孔,供以活动轴接调整件,且扣具中央设有弹片,供顶高调整件而使其挡止部下压;组装时,系带是活动穿设于扣具及调整件间,而由调整件的挡止部卡掣系带的凸条,利用调整件快速调整系带的长度,其操作相当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可单手调整泳镜系带长度的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活动设于扣具内的调整件,以卡掣系带端部的泳镜边扣构造。
技术介绍
游泳是一种可提高肺活量、运动全身肌肉的休闲运动,对于身体保健有很大的助益,进行游泳运动时,因身体受会到水的浮力作用,相对给予身体的负担也大大地减少,故相当适合病患恢复健康之用。但,由于人类的生理构造无法长时间于水面下活动,除了呼吸问题外,人类眼睛在水中也会有酸痛、视线模糊等问题,必须通过氧气瓶、泳镜等辅助器具,方可享受到潜水、游泳的乐趣。请参阅图1所示,泳镜10是最常见的辅助器具,是在一框架11内嵌设有一对镜片12,且框架11两側端部分别设有一穿孔111,供穿设一系带20的二端而形成圏围状,而系带20的末端设有一扣具21以便调整长度,所述扣具21二侧分别向内弯曲,且设有一缺口部211,以在扣具内设有二个穿孔212,可将系带20交错重叠穿设于扣具21穿孔212及缺口部211,利用系带20重叠时的表面摩擦力,限定系带20的:相对位置及长度,通过单向拉动系带20可调:整长度,以配合使用者的头围进行长度的调整,以提升穿戴泳镜10的舒适性。然而,以往调整系带20的长度时,必须将泳镜10完全脱下方可进行,且必须同时使用到双手,利用双手一拉一放的方式,逐渐调整扣具21 二侧的系带20长度,其操作上相当不便;再者,由于使用者通常是以目视进行调整,经常不是一次就能调整到适合的长度,因此,必须反复穿脱泳镜10,造成调整时的困扰。因此,本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特设计了一种可在不脱下泳镜10的情况,单手调整系带20长度的泳镜边扣构造,以大幅提升调整时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泳镜边扣,提升调整时的便利性,以便单手调整系带长度。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泳镜边扣,可增加组装后的便利性及稳固性。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泳镜边扣主要包括 一对套框、扣具、调整件及外套;其中,所述套框是呈圈围状,套框的二末端各延伸设有一门字形的缺口,所述二缺口是呈相对,套框是用来包覆泳镜组(包括橡胶框体及镜片)外部;扣具的二側是垂直设有二侧壁,每一侧壁上各设有一轴孔及一扣部,所述扣具一端部是设有对应卡掣前述缺口的凸块,另一端部则设有横杆,且凸块中央延伸设有一弹片,另所述弹片的二侧分别设有一顶块;而调整件二侧缘是凸设有一轴杆,以活动轴接于前述扣具的二侧壁间,调整件一端的下方设有一凸缘,是保持与弹片相互顶抵,且调整件另一端的下方设有一挡止部,而以轴杆为支点形成类似跷翘板的型式;外套是设有二端相互连通的贯穿空间,外套内壁的二侧是对应扣部设有一扣孔,供以套设于扣具的外部,使调整件的挡止部外露。组装时,首先,将套框先包覆夹持于泳镜组的外部,再将套框及调整件分别与扣具结合,使扣具的凸块卡掣套框上的缺口 ,而调整件的轴杆枢接于扣具的轴孔内,最后将外套包覆套接于扣具外部,通过外套扣孔可卡合扣具上的扣部,组装相当地便利,且组装后也相当稳固。使用时,是将系带的末端穿设于扣具及调整件间,使系带的一表面靠合于调整件的横杆上,而调整件的凸缘会受到弹片向上的回复力,使调整件的挡止部向下压,产生夹持系带的效果;再者,调整件朝下的挡止部,可用来卡掣系带另一表面上的凸条,而有夹持与卡掣同步固定的效果,达到控制系带使用长度的目的。欲调整系带长度时,是将挡止部向上拉,使挡止部与凸条分离而呈现活动状态,即可快速调整系带的长度,可单手进行系带长度的调整,相当地筒单、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 可提升调整时的便利性,以便单手调整系带长度。2、 可增加组装后的便利性及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泳镜边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卡掣固定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松开调整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O-泳镜;11-框架;lll-穿孔;12-镜片;20-系带;21-扣具;211-缺口部;212-穿孔;30-橡胶框体;31-框架;311-环嵌槽;312-凸部;32-眼罩部;33-连接部;40-镜片;50-套框;51-缺口; 511-开口; 52-镂空部;60-扣具;61-侧壁;611-轴孔;612-扣部;62-凸块;621-弹片;63-横杆;64-顶块;641-斜面;642-平面;70-调整件;71-轴杆;72-凸缘;73-挡止部;731-挡止面;732-斜面;80-外套;81-贯穿空间;82-扣孔;83-开口; 90-系带;91-凸条;911-挡止面;912-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请参阅图2 4所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主要包括下列构造一橡胶框体30,是设有二中空的框架31,框架周缘设有环嵌槽311,且沿着框架31的外部设有多个凸部312,而各框架31延伸设有一眼罩部32,另所述二框架31间设有一连接部33。一对镜片40,是以嵌设方式设于前述橡胶框体30的环嵌槽311内,利用橡胶框体30具有可压缩的材料特性,而紧密包覆于镜片40的外环缘。一对呈圈围状的套框50,其二末端各延伸设有一缺口 51,套框50的剖面形状是呈门字形,且表面上对应前述框架31的凸部312设有数个镂空部52,套框50包覆设于框架31的外环缘;另所述套框50的缺口 51是呈门字形,组装时,套框50的二末端夹近靠合而迫紧橡胶框体30,使缺口 51的开口 511呈相对。一对扣具60,其二侧分设有一侧壁61,每一侧壁61上各设有一轴孔611及一扣部612 (是位于侧壁61的外部,略呈三角形块体),扣具60的一端部设有对应卡掣所述套框50的缺口 51的凸块62,另一端部则设有连接所述二侧壁61的^f黄杆63,凸块62 —面并向扣具60内部延伸设有一弹片621,而弹片621的活动端是呈上翘,并在扣具60的弹片621 二側各设有一顶块64,使顶块64-与侧壁61间形成一容置前述缺口 51的空间;再者,所述顶块64设有一斜面641以顶抵缺口 51外轮廓的斜面部(图中未标号),而顶块64另设有一平面642。一对调整件70,其二侧缘凸设有一轴杆71,供以轴接于扣具60的轴孔611内,而呈现可活动摆动的型式,所述调整件70端部的底面设有一与弹片621相互顶抵的凸缘72,而另一端部则设有一挡止部73,通过弹片621的弹力顶抵凸缘72后,使挡止部73靠合于扣具60的横杆63上;再如图4所示,另所述调整件70的挡止部73设有一挡止面731及一斜面732,斜面732是朝向扣具60内部。一对外套80,其内部设有一贯穿空间81,另所述外套80内壁的二侧设有一扣孔82,用来套设于扣具60的外部,使扣孔82与扣具60的扣部612相互扣合;另外,在邻近外套80的一端部的顶面设有一开口 83,供以容置调整件70的挡止部73,便于使用者调整之用。一系带90,其二末端是环绕穿设于扣具60内,所述系带90的一面靠合于扣具60的横杆63上,而系带90的另一面则设有等距排列的多个凸条91,每一凸条91均设有一挡止面911及一斜面912 (如图4所示);再者,系带90穿设于扣具60时,调整件70通过弹片621的弹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泳镜边扣,其特征在于,至少是包括:    一对呈圈围状的套框,其二末端各延伸设有一缺口,所述套框是供夹固一橡胶框体,及其内部所嵌设的一镜片;    一对供插设于所述套框的扣具,其二侧分设有一侧壁,所述每一侧壁上各设有一轴孔及一扣部,所述扣具一端部设有对应卡掣所述套框的缺口的凸块,所述扣具另一端部则设有连接所述二侧壁的横杆,所述凸块向所述扣具内部延伸设有一弹片;    一对活动设于所述扣具内的调整件,其二侧缘凸设有一轴杆,供以轴接于所述轴孔内,所述调整件端部设有一与所述弹片相互顶抵的凸缘,另一端部则设有一挡止部,一系带穿设于所述扣具内,使所述系带的凸条被所述挡止部卡掣而形成固定;    一对套设于所述扣具外的外套,其内部设有一贯穿空间,另所述外套内壁的二侧对应所述扣部设有一扣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树芳
申请(专利权)人:冠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