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操控品质的适航性评价方法、装置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675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操控品质的适航性评价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民用无人机适航审定、飞行数据智能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操控品质适航要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飞行剖面自动识别模型;基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操控品质适航性评价模型;获取待操控品质适航性评价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适航验证飞行数据,利用所述飞行剖面识别模型对飞行数据按剖面分段,得到飞行参数,计算飞行参数与设计值之间的欧式距离,作为操控品质适航性评价模型的输入,得到无人机的操控品质适航性评价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解决了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操控品质适航性评价缺乏可靠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民用无人机适航审定、飞行数据智能处理,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操控品质的适航性评价方法、装置及介质


技术介绍

1、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具有高空、高速、长航时、大任务载荷等特点,是通用航空产业体系的“塔尖”,也是发展低空经济的主力机型之一。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的操控品质是无人机完成预定飞行任务精度与难易程度的特性,是通过设计赋予无人机的与任务完成和飞行安全直接相关的固有属性,需要通过适航审定以表明无人机系统符合设计,操控品质满足适航要求。

2、航空器操控品质的适航性评价是型号合格审定的重要内容。现有的操控品质适航性评价主要源自基于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针对运输类飞机制定的以飞行员主观评价为主的操控品质等级评定方法和基于飞行参数和飞机系统状态数据的飞行品质评价方法。这些方法直接应用到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领域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3、(1)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是操控员通过地面控制站实现远程操控,且主要是对航空器状态进行监视,必要或紧急情况下才进行人工指挥控制飞行。以操控员执行飞行任务后的主观感受来评估无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操控品质的适航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操控品质的适航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操控品质适航要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操控品质的适航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其中,所述一级指标包括起飞性能、爬升性能、平飞性能、悬停性能、下滑性能、着落性能和工作负荷;所述二级指标包括速度、航线、加速度、姿态角、姿态角速率、信号延迟时间和环境适应性;所述三级指标包括纵轴速度、横轴速度、立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操控品质的适航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操控品质的适航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操控品质适航要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操控品质的适航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其中,所述一级指标包括起飞性能、爬升性能、平飞性能、悬停性能、下滑性能、着落性能和工作负荷;所述二级指标包括速度、航线、加速度、姿态角、姿态角速率、信号延迟时间和环境适应性;所述三级指标包括纵轴速度、横轴速度、立轴速度、爬升率、下滑率、纵轴方向、高度、立轴方向、纵轴加速度、横轴加速度、立轴加速度、俯仰角、侧滑角、滚转角、纵轴姿态角速率、横轴姿态角速率、立轴姿态角速率、c2链路延迟时间、系统延迟时间、总延迟时间、航程和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操控品质的适航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飞行剖面自动识别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操控品质的适航性评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强王凯徐刚谭德强杨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