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表面处理方法、集流体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备过程中,铝箔和铜箔被用作电池电极的集流体。然而,铝箔、铜箔等金属薄片的表面过于平整光滑,它们在与颗粒状活性物质接触时,接触面积小,结合强度弱,影响了电池的欧姆阻抗、电极稳定性、循环寿命等指标。
2、对集流体进行表面预处理,涂覆特定材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碳材料具有特殊的多孔结构,与颗粒状活性物质接触时接触面积大。因此,碳材料被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表面处理,例如石墨烯。然而,石墨烯的引入虽然能增大集流体与活性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但石墨烯与活性物质之间的结合强度仍然得不到保障,得到的极片剥离强度往往偏低。
3、植酸辅助生成的磷掺杂石墨烯表面键连着丰富的植酸分子,而植酸本身具有特殊的六角结构,它的六个“触角”可以让集流体和活性物质之间实现紧密接触,解决以上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增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电化学方法为电化学溶液剥离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溶液剥离法采用直流恒压源作为剥离电源;所述电化学溶液剥离法采用植酸溶液作为剥离溶液、采用碳纸作为电化学剥离碳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恒压源电压为5~12V;所述直流恒压源作用时间为0.2h~1h。
5.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电化学方法为电化学溶液剥离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溶液剥离法采用直流恒压源作为剥离电源;所述电化学溶液剥离法采用植酸溶液作为剥离溶液、采用碳纸作为电化学剥离碳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恒压源电压为5~12v;所述直流恒压源作用时间为0.2h~1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酸溶液摩尔浓度为2~8mol/l;所述碳纸厚度为0.1~1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浪,龙鑫林,武杨洋,纪小宇,李磊,曾子晴,陆晨皓,吴宇翔,陈雅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