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以及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672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器以及充电系统,充电器包括壳体、第一隔离件、充电器电路板组件,壳体开设有第一风口;第一隔离件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包括由第一隔离件分割形成的上部空间及下部空间,第一风口位于上部空间;充电器电路板组件设置于下部空间内,第一隔离件具有与壳体外连通的排水孔及倾斜导流结构。第一风口可以设置于充电器的顶部,使得充电器为顶部出风,保证了充电器从顶部散热的良好性能;并且通过设置第一隔离件,将充电器电路板组件设置于下部空间内,即使水分从第一风口进入充电器内,通过第一隔离件的遮挡,再通过倾斜导流结构将水分导流至排水孔处排出,如此进入的水分也无法让充电器电路板组件上的关键元器件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器以及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1、电动工具行业内的多口充电器大部分都有内置风扇进行散热,在设置有内置风扇的充电器中,一部分内置风扇只用于给充电器内部电路散热,另一部分可以对电池包散热。充电器在与电池包连接处开设有进风口,可以吸入电池包内的热空气,从而协助电池包散热。目前通过充电器的内置风扇对电池包散热的产品较少,且风扇和风扇出风口都布置在充电器侧面。此种风扇出风口的布局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例如,一方风扇出风口面内部风道要引出到侧面的风扇出风口,设计困难,导致结构复杂;另一方面侧面布置要将热气从下方排出,而将热气从下方排出违背热空气朝上流动的规律,导致散热效果下降。但是,若在充电器顶部设置散热的风口,就会存在水分从顶部风口进入充电器内,使得充电器内的线路板上的关键元器件失效的问题,故而,如何防水也是考虑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以及充电系统,旨在既能够保证从充电器顶部散热的良好性能,又能够防止水分进入充电器内,使得充电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器,安装有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导流结构包括自所述第一隔离件的上表面在左右向上划分的左部区域、中部区域以及右部区域,所述左部区域从左向右呈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右部区域从右向左呈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中部区域设置有所述排水孔;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底壁,所述充电器还包括位于所述下部空间内的第二隔离元件,所述第二隔离元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隔离件,另一端抵接所述壳底壁,所述第二隔离元件环绕地设置于所述充电器电路板组件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安装有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导流结构包括自所述第一隔离件的上表面在左右向上划分的左部区域、中部区域以及右部区域,所述左部区域从左向右呈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右部区域从右向左呈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中部区域设置有所述排水孔;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底壁,所述充电器还包括位于所述下部空间内的第二隔离元件,所述第二隔离元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隔离件,另一端抵接所述壳底壁,所述第二隔离元件环绕地设置于所述充电器电路板组件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底壁开设有漏水孔,所述第二隔离元件远离所述充电器电路板组件的一侧和/或靠近所述充电器电路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漏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壳侧壁,所述壳底壁的上表面具有环绕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元件外的环形斜面区域,所述环形斜面区域在从所述第二隔离元件到所述壳侧壁的方向上呈逐渐朝下倾斜设置,所述环形斜面区域靠近所述壳侧壁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漏水孔;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位于所述下部空间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隔离元件具有邻近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且在上下向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宏宇黄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