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区雨水防内涝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666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园区雨水防内涝排水系统,涉及排水系统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预处理箱,所述预处理箱内部安装有过滤网一、过滤网二,所述过滤网一的网眼大于过滤网二,所述预处理箱下端设置有多个呈一字阵列排布的储水罐,相邻两个所述储水罐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储水罐侧面安装有水泵一,所述水泵一的出水管处安装有净化管。本申请,实现了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收集、净化与回用流程,有效缓解了区域内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对市政供水系统的负担;显著提升了园区抵抗极端天气的能力,特别是在面对短时间高强度降水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将积水排出,极大地降低了内涝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排水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园区雨水防内涝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硬化地面比例增加,原有自然排水系统的效能受到严重挑战。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多依赖地下管道网络,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特大暴雨,往往因为管网容量有限、泵站抽排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排水不畅,进而引发严重的内涝灾害。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逐渐被提出并实践,通过构建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多种形式的绿色基础设施来提高城市的雨水吸纳能力和滞蓄调节功能。然而,在一些特定区域内,尤其是新开发区或老城区改造项目中,由于地形条件限制或是建设成本考虑,单纯依靠绿色设施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洪排涝效果,因此,探索更为高效合理的雨水管理措施成为当务之急。

2、目前,针对园区内的雨水处理,普遍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建立大型储水池、设置地表径流通道、安装雨水泵站等方式。大型储水池可以临时储存大量雨水,减轻市政管网的压力,但是占地面积较大,建设和维护成本高,且在长时间无降雨期间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地表径流通道则通常设计为明渠或者暗沟,能够引导雨水迅速排出园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区雨水防内涝排水系统,包括预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箱(1)内部安装有过滤网一(17)、过滤网二(18),所述过滤网一(17)的网眼大于过滤网二(18),所述预处理箱(1)下端设置有多个呈一字阵列排布的储水罐(2),相邻两个所述储水罐(2)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储水罐(2)侧面安装有水泵一(4),所述水泵一(4)的出水管处安装有净化管(3),所述净化管(3)远离水泵一(4)的一端固定有活性炭吸附器(33),所述活性炭吸附器(33)远离净化管(3)的一端安装有输送管(5),所述储水罐(2)侧面设置有市政雨水管道(6)、市政污水管道(7),所述储水罐(2)与市政雨水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区雨水防内涝排水系统,包括预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箱(1)内部安装有过滤网一(17)、过滤网二(18),所述过滤网一(17)的网眼大于过滤网二(18),所述预处理箱(1)下端设置有多个呈一字阵列排布的储水罐(2),相邻两个所述储水罐(2)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储水罐(2)侧面安装有水泵一(4),所述水泵一(4)的出水管处安装有净化管(3),所述净化管(3)远离水泵一(4)的一端固定有活性炭吸附器(33),所述活性炭吸附器(33)远离净化管(3)的一端安装有输送管(5),所述储水罐(2)侧面设置有市政雨水管道(6)、市政污水管道(7),所述储水罐(2)与市政雨水管道(6)之间通过排水管(8)相连接,所述储水罐(2)与市政污水管道(7)之间安装有污水泵(13),所述预处理箱(1)侧面设置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与水泵一(4)电性连接,所述预处理箱(1)上设置有清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区雨水防内涝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8)上安装有电动翻板阀门(9),所述控制器(10)与电动翻板阀门(9)电性连接,所述排水管(8)内部铰接有摆动板(11),所述水管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2),所述压力传感器(12)与控制器(10)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区雨水防内涝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管(3)内部固定有石英砂层(14),所述石英砂层(14)侧面设置有无烟煤层(15),所述无烟煤层(15)侧面设置有锰砂层(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区雨水防内涝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2)内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31),所述储水罐(2)内部和输送管(5)内部均安装有浊度传感器,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蓝汛欣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