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663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38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包括:壳体、第一分离件、第二分离件和分隔板,壳体具有入口、出口和流动空间,流动空间连通入口与出口,沿煤粉的流动方向,第一分离件、第二分离件和分隔板依次设于流动空间内,第二分离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壳体,分隔板沿煤粉的流动方向延伸至出口,分隔板分隔出口为两部分。第二分离件以转动的方式设于壳体,通过调节第二分离件的转动角度,可以调节煤粉被二次分离后的浓淡比例,从而灵活调控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分离出的煤粉的比例,以适应燃烧器不同工况下的煤粉浓度需求,提高燃烧器内煤粉的燃尽率和燃烧效果,实现低负荷稳燃,同时降低NOx的排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的实施例属于锅炉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


技术介绍

1、深度调峰是电厂降低出力,在较低负荷下运行的状态。但锅炉在这种运行工况下,会出现炉内火焰分布的不均匀、动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水冷壁产生较大的气温偏差,甚至引起金属管壁超温爆管的安全事故。超低nox的排放量也是火力发电厂追求的环保目标,但这就需要牺牲燃烧区域的温度,使煤粉的燃料受到影响,要实现低负荷稳燃,尤其是在当前20%-30%深度调峰需求下,已有燃烧器的布置形式很难满足要求。机组在较低负荷下运行时,还会面临炉膛温度过低的问题。将煤粉进行浓淡分离,煤粉浓度适度升高可降低煤粉的着火热,使煤粉着火提前,从而提升炉膛整体温度水平。浓淡煤粉分离器可使进入燃烧器的煤粉燃烧效果更佳,实现低负荷稳燃且降低nox排放水平。

2、相关技术中,单一弯头或钝体分离器采用的结构存在分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难以满足燃烧器在不同工况下对煤粉不同浓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煤粉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包括:壳体、第一分离件、第二分离件和分隔板,所述壳体具有入口、出口和流动空间,所述流动空间连通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沿煤粉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分离件、所述第二分离件和所述分隔板依次设于所述流动空间内,所述第二分离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分隔板沿所述煤粉的流动方向延伸至所述出口,所述分隔板分隔所述出口为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件设于所述流动空间的顶部或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包括:壳体、第一分离件、第二分离件和分隔板,所述壳体具有入口、出口和流动空间,所述流动空间连通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沿煤粉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分离件、所述第二分离件和所述分隔板依次设于所述流动空间内,所述第二分离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分隔板沿所述煤粉的流动方向延伸至所述出口,所述分隔板分隔所述出口为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件设于所述流动空间的顶部或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件设于所述流动空间的中部或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件的转轴垂直于所述煤粉的流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煤粉浓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件的一侧为平板,所述平板沿所述第二分离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分离件的另一侧为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沿所述第二分离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琳刚王小华薛晓垒赵鹏彭小敏俞胜捷丁亦文姚胜王祝成屈子尧孟昭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