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氮化硅陶瓷坯体制造,特别是涉及一种氮化硅陶瓷坯体制造用预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1、氮化硅陶瓷,是一种烧结时不收缩的无机材料陶瓷,氮化硅的强度很高,尤其是热压氮化硅,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高温等性质。
2、压块成型是氮化硅陶瓷胚体制造的一种方法,一般将氮化硅陶瓷原料加入冲压模具中,将氮化硅粉料压制成块,然后烧结成氮化硅陶瓷,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单工位冲压制造氮化硅陶瓷胚体效率较低,冲压成型后的氮化硅陶瓷胚体还需人工从冲压台上取出,自动化程度较低,而且加料与取出成型的氮化硅陶瓷胚体都需在冲压设备上操作,易出现安全隐患,因而我们提出了一种氮化硅陶瓷坯体制造用预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采用双工位切换的方法进行压块成型,加料无需靠近压块成型设备,成型的氮化硅陶瓷胚体自动推出压块平台,安全性较高,提高氮化硅陶瓷胚体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氮化硅陶瓷坯体制造用预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具有采用双工位切换的方法进行压块成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化硅陶瓷坯体制造用预成型方法,应用于一种氮化硅陶瓷坯体制造用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预成型设备包括底座支架(1),所述底座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一(2),所述支架一(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3),所述承载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二(4),所述支架二(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筒(6),所述活动筒(6)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轴杆(7),所述轴杆(7)的顶部延伸至活动筒(6)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板(9),所述活动筒(6)与轴杆(7)之间设置有转动驱动组件(8),所述转动板(9)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嵌入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硅陶瓷坯体制造用预成型方法,应用于一种氮化硅陶瓷坯体制造用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预成型设备包括底座支架(1),所述底座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一(2),所述支架一(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3),所述承载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二(4),所述支架二(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筒(6),所述活动筒(6)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轴杆(7),所述轴杆(7)的顶部延伸至活动筒(6)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板(9),所述活动筒(6)与轴杆(7)之间设置有转动驱动组件(8),所述转动板(9)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嵌入式固定安装有成型模具组件(10),所述成型模具组件(10)包括与转动板(9)固定连接的成型模具(101),所述成型模具(10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成型模具(101)内壁紧密贴合的模具底板(102),所述底座支架(1)与承载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架(11),所述立架(11)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与成型模具组件(10)相适配的上压头(13),所述承载板(3)的顶部嵌入式固定安装有气缸一(14),所述气缸一(1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顶出板(15),所述顶出板(15)与成型模具组件(10)相适配,所述支架二(4)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侧固定板(16),所述支架二(4)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斜坡板(17),所述侧固定板(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二(18),所述气缸二(18)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推板(19),所述活动筒(6)与底座支架(1)之间设置有顶升组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硅陶瓷坯体制造用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组件(8)包括固定连接在轴杆(7)表面的齿轮一(81),所述活动筒(6)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2),所述螺纹杆(8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83),所述螺纹套(8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84),所述齿条(84)与齿轮一(81)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氮化硅陶瓷坯体制造用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筒(6)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机一(85),所述电机一(85)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齿轮二(86),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航,于利学,陈艳宁,邹文革,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圆环先进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