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路灯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640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LED路灯改良结构,以LED光源组合装设于一底座上,再以一玻璃光罩覆盖于该LED光源组合上定位,为能使该LED光源组合所产生的高温予以散热,乃固定于一鳍片散热座上,再藉一护盖将该LED光源组合的底座框束固定,以防止灰尘或雨水渗入;一盒体,其上覆盖一盖体固定,使该盒体内供每一控制LED光源组合的电路板放置;该盖体的两侧设有固定翼,分别供鳍片散热座固定,而该固定翼可依需要设一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可为仰角或俯角设置,且该底座的固定LED光源组合的端面,也可制成倾斜面,透过固定翼的倾斜角加上底座斜面,使该总倾斜角相对增加,使对称的两侧LED光源组合不仅具有增加照射范围,更可达成均光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路灯改良结构,特别涉及在提供LED光源组合装设于 路灯的照射角度,且通过照射角度的变化,达到增加光源照射范围及均光效果 的

技术介绍
目前LED路灯已然问世,但是因发光效率仅能达到35°/。而已,遂必须以较多 的LED灯组成,方能获得所需的照度,但相对产生较高温度,所以,其解决目 前路灯散热问题乃为其当务之急。又该LED路灯的投射问题,因LED灯安装在 灯座的铝基板平面上,其向下投射的范围有限,且向中央集中投射,将造成照 射范围缩小,而产生周边较黑黯的现象,使其路灯的照明效果与作用大打折扣。习知LED路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 习知LED路灯,因照明效率低,且照射角度由平面往下头设,其照射范 围有限,因此该LED路灯无法架设于较高位置,仅提供较低高度的架设,实无法真正发挥路灯的功效。2. 习知LED路灯由于灯罩为透明具弧度的玻璃,其折射后的透过性因与LED 灯的间隔距离较远,本来就会产生衰减现象,且LED灯皆安装在一较大面积的 电路板上, 一旦有部分LED灯烧毁,必须将LED灯的整座电路板更换,其成本 高,损坏维修时,即有无法照明的困扰。3. 由于LED灯皆位于同一电路板上,其投射的光线无法扩大其投射范围, 且组装后投射,时常造成投射光源角度的不确定性,使照明光线产生不均匀的 缺失,甚至产生多个暗区,而令投射的范围有部份较亮,而部份较暗的现象发 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LED路灯照射范围有限,损坏时维修不方4便,照明光线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LED路灯改良结构1. 本技术应用多个LED灯制成一 LED灯光源组合,将该光源组合固定 于一底座上,再以一透明灯罩覆盖于该LED灯光源组合而与底座结合,以形成 一光源组合单元;该光源组合单元的底座,则固定于一鳍片散热座上,使该底 座与鳍片散热座接触而导热,透过该鳍片热对流产生散热效果;该鳍片散热座 上固定多个光源组合单元,使该每一光源组合单元皆为独立设置,以方便维修 及更换。2. 本技术系以一盒体,设于所述鳍片散热座一侧,其内装载可控制每 一光源组合单元的LED灯光源组合的启闭,该盒体上以螺丝固定、粘合或者卡合的方式覆盖一盖体,其两侧分别突出一固定翼,该固定翼可制成一适当角度 的上仰角或俯角,所述仰角或俯角范围为0至45度,以提供两鳍片散热座分别 固定于该两侧的固定翼上,使该光源组合单元的投射角度也随该上仰角或俯角 倾斜,而令两侧的光源组合单元投射区周围范围扩大,且于中间投射区重迭,以 达到均光效果。3. 本技术依照前述的盖体两侧突出一仰角或俯角的固定翼,并将固定 于鳍片散热座的光源组合单元的底座接触面制成一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 所述透明灯罩的固定面夹角范围为0至45度,或将透明灯罩的固定面制成一第 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光源组合单元的底座接触面夹角范围为G至45度, 使该光源组合单元固定于鳍片散热座上也产生一倾斜投射角度,所述倾斜投射 角度范围为0至45度,以达均光效果;倘再与前述固定翼的仰角或俯角相互搭 配,更可将投射范围予以扩大,达到LED路灯均光透射同时增加投射面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每一光源组合单元皆为独立设置,以方便维 修及更换;可将投射范围予以扩大,达到LED路灯均光透射同时增加投射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技术仰视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技术俯视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技术组合侧;f见实施例图;图5为本技术两鳍片散热座固定于盖体两侧呈仰角状态投射示意图;5图6为本技术两鳍片散热座固定于盖体两侧呈俯角状态投射示意图; 图7 (a)为本技术另一組合侧视实施例图及应用光源组合单元实施例图;图7 (b)为本技术另一组合侧视实施例图及应用光源组合单元实施例图。附图标记说明底座-l;透明灯罩-11;第一斜面-121;第二斜面-122;光源组合单元-10; 鳍片散热座-2;鳍片-21;盒体-3;盖体-4;固定翼-41、 42;固定座-43;路灯 柱-44;护盖-5;框制孔-51;嵌槽-52;螺丝-53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图2、图4所示,为应用多个LED灯制成一 LED灯光源组合, 将该光源组合(为习知结构省略赘述)固定于一底座1上,再以一透明灯罩11 覆盖于该LED灯光源组合而与底座1结合,以形成一光源組合单元10;请参阅 图2、图3所示,该光源组合单元10的底座1,则固定于一鳍片散热座2上, 使该底座1与鳍片散热座2接触而导热,通过该鳍片21热对流产生散热效果; 该鳍片散热座2上固定多个光源组合单元10,使所述每一光源组合单元10皆为 独立设置,以方便维修及更换。请参阅图l、图2, —盒体3,设于鳍片散热座2—侧,其内装载控制电路, 可控制每一光源组合单元10的LED灯光源组合的启闭,该盒体3上以螺丝固定、 粘合或者卡合的方式覆盖一盖体4,其两侧分别突出一固定翼41、 42,该固定 翼41、 42可制成一适当角度的仰角(如图5)或俯角(如图6),以提供两鳍 片散热座2分别固定于该两侧的固定翼41、 42上,其与所述固定鳍片散热座2 结合后也呈仰角或俯角状态,所述仰角或俯角范围为0至45度,使该光源组合 单元10的投射角度也随该仰角或俯角倾斜,而令两侧的光源组合单元10投射 区周围范围扩大,且于中间投射区重迭,以达到均光效果。请参阅图5、图6、图7所示,依照前述的盖体41两侧突出一仰角(如图5) 或俯角(如图6)的固定翼41、 42,并将固定于鳍片散热座2的光源组合单元 10的底座1接触面(如图7(a))制成一第一斜面121,所述第一斜面121与所 述透明灯罩ll的固定面夹角范围为0至45度,或透明灯罩11固定面(如图7(b)) 制成一第二斜面122,所述第二斜面122与所述光源组合单元10的底座1接触面夹角范围为0至45度,使该光源组合单元10固定于鳍片散热座2上也产生 一倾斜投射角度,所述倾斜投射角度范围为0至45度,以达均光效果;倘再与 前述固定翼41、 42的仰角(如图5)或俯角(如图6)相加搭配,相对更可扩 大投射范围,同时达到LED路灯均光透射。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该鳍片散热座2上的光源组合单元10,其底座1 可藉一护盖5,及其上开设的框制孔51予以框束,再将该护盖5固定贴于该鳍 片散热座2上,使该护盖5与鳍片散热座2固定端之间形成一嵌槽52,供前述 的盖体4的两侧固定翼41、 42分别嵌入该嵌槽52内定位,经螺丝53穿设锁固, 以达到易于拆解组装,以及稳固定位效果。请参阅图1、图4、图7所示,位于该盖体4的后端设一固定座",供一路 灯柱4 4架设,使LED路灯更加稳固。以上对本技术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 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 是它们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LED路灯改良结构,为应用多个LED灯制成一LED灯光源组合,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光源组合单元,为将该LED灯光源组合固定于一底座上,再以一透明灯罩覆盖于该LED灯光源组合而与底座结合,以形成所述光源组合单元;一鳍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路灯改良结构,为应用多个LED灯制成一LED灯光源组合,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光源组合单元,为将该LED灯光源组合固定于一底座上,再以一透明灯罩覆盖于该LED灯光源组合而与底座结合,以形成所述光源组合单元; 一鳍片散 热座,其一面设有散热鳍片,另一面固定所述光源组合单元的底座,该底座与鳍片散热座接触而导热; 一盒体,设于所述鳍片散热座一侧,其内装载控制电路,控制每一光源组合单元的LED灯光源组合的启闭; 一盖体,以螺丝固定、粘合或者卡合的方式 覆盖于该盒体上,该盖体侧边分别突出一固定翼,供所述鳍片散热座固定于所述固定翼上,所述光源组合单元的投射区范围,于中间投射区重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派拉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