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脾脏T淋巴细胞外泌体在构建抑郁症动物模型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应激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外泌体注射到小鼠体内,构建了抑郁症动物模型,所述抑郁症动物模型可用于抑郁症药物筛选、药效评价或诊断,也可用于研究并揭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实验证明了IL4/IL4Rα信号通路、BDNF信号通路在抑郁症中的重要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构建抑郁症非人类动物模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全球范围内,重度抑郁症(mdd)是一个巨大的健康挑战,约影响20%的人口,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展望未来,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了一个更加令人担忧的前景,预计到2030年,mdd将上升为全球疾病负担的首位。这些统计数据凸显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即使经过大量的研究努力和治疗干预的进步,目前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仍有很大一部分疗效不佳,包括部分有效或甚至无效,并伴有一系列副作用。这种情况表明我们对mdd分子复杂性的理解存在重大差距。
2、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诱发因素尚不明确,合理的抑郁症动物模型对于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药物筛选以及指导临床用药尤为重要。动物模型的缺陷在于其认知度和情感能力与人类不同,但近年来,抑郁症动物模型不断得到完善,主要采用应激、药物、手术等造模方法构建合理有效的抑郁症动物模型,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3、目前较为常用的抑郁症动物模型包括慢性应激造模、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模、嗅球切除模型、脑卒中后抑郁模型、利血平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造模等,不同模型体现抑郁的不同成因或机制。但目前的抑郁症动物模型仍有各种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例如:采用慢性应激的造模方式,动物易产生适应性;采用无法预测的应激造模方式,造模时间长、工作量大;采用手术造模方式,制备过程复杂且对实验人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采用药物造模方式,由于药物针对性差可能出现假阳性,或药物存在其他副作用影响后续实验等。
<
p>技术实现思路1、鉴于此,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构建抑郁症非人类动物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第一非人类动物施用应激第二非人类动物脾脏t淋巴细胞外泌体。
3、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个体,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4、进一步,所述抑郁症包括但不限于重度抑郁障碍、单相抑郁症、治疗顽固性抑郁症、抵抗性抑郁症、焦虑性抑郁症、双相抑郁症、心境恶劣。
5、进一步,所述抑郁症选自重度抑郁障碍、焦虑性抑郁症。
6、在本专利技术中,“非人类动物模型”是指具有或显示出疾病或病状的特征的非人类动物。用作动物模型是指动物用于研究疾病或状况的任何用途,例如用于研究进展或发展或对新疗法或现有疗法的反应的用途。
7、在本专利技术中,非人类动物包括非人类脊椎动物,更优选地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指哺乳纲的所有成员,例如牛,马,猪、羊、猴,宠物(例如犬、猫),或啮齿类动物。术语“啮齿类”是指系统发育类啮齿动物的任何和所有成员(例如,小鼠、大鼠、松鼠、海狸、土拨鼠、地鼠、田鼠、土拨鼠、仓鼠、豚鼠、刺豚鼠),包括从中衍生的所有后代的任何后代。
8、进一步,所述哺乳动物选自小鼠、大鼠。
9、进一步,所述第二非人类动物相对于第一非人类动物是同种属的或者非同种属的。
10、进一步,所述第二非人类动物相对于第一非人类动物是非同种属的。
11、进一步,所述第一非人类动物包括但不限于小鼠、大鼠、兔、犬、猪、猴、羊。
12、进一步,所述第一非人类动物选自小鼠。
13、进一步,所述第二非人类动物包括但不限于小鼠、大鼠、兔、犬、猪、猴、羊。
14、进一步,所述第二非人类动物选自大鼠。
15、在本专利技术中,应激刺激种类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冷水浸泡、食物禁忌、气味刺激、光周期改变。
16、进一步,所述方法包括将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大鼠的脾脏t淋巴细胞外泌体注射到小鼠体内,获得出现抑郁样行为的小鼠。
17、进一步,所述抑郁样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睡眠过度、不动时间延长、兴趣消减、精力缺乏、情绪反应性、铅样瘫痪、情绪低落、快速进食。
18、进一步,注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脑部注射。
19、进一步,注射方法选自静脉注射、脑部注射。
20、进一步,所述注射的部位为尾部、侧脑室。
2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如下任一项方法:
22、(1)一种筛选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候选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3、a)将待筛选试剂施用于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抑郁症非人类动物;
24、b)分析待筛选试剂的治疗效果并进行评价,选择能够明显改善小鼠模型抑郁样行为的试剂;
25、进一步,所述药物候选物包括但不限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药物、四环类药物、5-羟色胺调节剂和兴奋剂;
26、(2)一种对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的进行药效评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7、a)将药物施用于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抑郁症非人类动物;
28、b)评价所述药物对所述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29、(3)一种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方法,所述方法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抑郁症非人类动物来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30、(4)一种调控il-4/il4rα表达水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应激外泌体调控il-4/il4rα表达水平;
31、(5)一种调控nfix表达水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应激外泌体调控nfix表达水平;
32、(6)一种调控bdnf/trkb表达水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应激外泌体调控bdnf/trkb表达水平。
33、在本专利技术中,治疗是指疾病或病症或其至少一种可分辨的症状的改善、预防或逆转。进一步,所述治疗是指与所要治疗疾病或病症相关的至少一种可测量生理参数的改善、预防或逆转,所述参数并不一定是哺乳动物中可识别的,或被哺乳动物识别。进一步,所述治疗是指抑制或减缓疾病或病程,这种抑制或减缓可以是身体上的,如某些可辨别的恶劣症状。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治疗”涵盖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的疾病,包括:(a)在容易患病但是尚未确诊得病的个体中预防疾病或病症发生。(b)抑制疾病,例如阻滞疾病发展。或(c)缓解疾病,例如减轻与疾病相关的症状。
34、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自极其多种来源获得药物候选物,包括但不限于合成的、天然存在的或重组生成的分子,包括但不限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药物、四环类药物、5-羟色胺调节剂和兴奋剂。例如,可通过随机和定向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分子,或者细菌、真菌、植物或动物提取物形式的天然化合物文库,或者经由常规化学、物理或生物化学手段修饰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文库和化合物,或者对已知药理学药剂进行定向或随机化学修饰,诸如酰化、烷化、酯化、酰胺化等以生成结构类似物。
35、进一步,所述评价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动物行为学测试、神经发生表现、小胶质细胞状态。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建抑郁症非人类动物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第一非人类动物施用应激第二非人类动物脾脏T淋巴细胞外泌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人类动物模型指具有或显示出疾病或病状的特征的非人类动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人类动物相对于第一非人类动物是同种属的或者非同种属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大鼠的脾脏T淋巴细胞外泌体注射到小鼠体内,获得出现抑郁样行为的小鼠;
5.如下任一项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的指标包括动物行为学测试、神经发生表现、小胶质细胞状态;
7.如下任一项应用:
8.脾脏T淋巴细胞外泌体在构建抑郁症非人类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9.检测外泌体中NFIX及其表达产物的试剂在制备诊断抑郁症产品中的应用;
10.一种诊断抑郁症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能够检测外泌体中NFIX表达水平的试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建抑郁症非人类动物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第一非人类动物施用应激第二非人类动物脾脏t淋巴细胞外泌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人类动物模型指具有或显示出疾病或病状的特征的非人类动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人类动物相对于第一非人类动物是同种属的或者非同种属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大鼠的脾脏t淋巴细胞外泌体注射到小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勇,范方程,刘黎明,唐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央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