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机房节能散热排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620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通信机房节能散热排风装置,涉及散热的技术领域,包括有机房壳体,所述通信机房固接于所述机房壳体内部,所述通信机房与所述机房壳体之间的各个侧面设置有通腔,所述通信机房的底部与所述机房壳体之间设置有出口,所述通信机房的内侧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机房壳体中间转动连接有用于将所述通信机房内的热气向外导出的第一转架。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第一转架将热风排出,同时另一方面通过第二转架将冷风引入通腔进行热交换,两者结合实现散热排风的效果,极大提高散热效率,且排风过程和热交换过程相互联系又互不影响,避免循环过程中排出的热风还暂未来得及冷却,又作为空气循环流通到机房表面和内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的,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机房节能散热排风装置


技术介绍

1、通信机房散热排风装置是确保机房内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设施。这些装置通过有效的空气流通和温度控制,帮助排除机房内的热量,防止设备过热。

2、小型机房在使用排风扇直排时,排出的热风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同时设备和机房墙壁的发热点较多,排风扇无法针对性地解决这些局部热点问题,若直接利用排出的热风进行机房表面空气流通,由于这些热风未经冷却,散热效果非常有限,甚至可能导致局部温度进一步升高,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基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通信机房节能散热排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机房节能散热排风装置。

2、一种通信机房节能散热排风装置,包括有机房壳体,所述通信机房固接于所述机房壳体内部,所述通信机房的底部开有进气口,所述通信机房与所述机房壳体之间的各个侧面设置有通腔,所述通信机房的底部与所述机房壳体之间设置有出口,出口与通腔相通,所述通信机房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机房节能散热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房壳体(2),通信机房(1)固接于所述机房壳体(2)内部,所述通信机房(1)的底部开有进气口,所述通信机房(1)与所述机房壳体(2)之间的各个侧面设置有通腔,所述通信机房(1)的底部与所述机房壳体(2)之间设置有出口,出口与通腔相通,所述通信机房(1)的内侧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扇(3),所述机房壳体(2)靠近所述散热风扇(3)的一侧中间转动连接有用于将所述通信机房(1)内的热气向外导出的第一转架(4),所述第一转架(4)固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机房壳体(2)靠近所述散热风扇(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沿所述第一转架(4)径向对称分布的第二转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机房节能散热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房壳体(2),通信机房(1)固接于所述机房壳体(2)内部,所述通信机房(1)的底部开有进气口,所述通信机房(1)与所述机房壳体(2)之间的各个侧面设置有通腔,所述通信机房(1)的底部与所述机房壳体(2)之间设置有出口,出口与通腔相通,所述通信机房(1)的内侧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扇(3),所述机房壳体(2)靠近所述散热风扇(3)的一侧中间转动连接有用于将所述通信机房(1)内的热气向外导出的第一转架(4),所述第一转架(4)固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机房壳体(2)靠近所述散热风扇(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沿所述第一转架(4)径向对称分布的第二转架(7),所述第二转架(7)用于将外界空气导入通腔内,所述第二转架(7)靠近所述第一齿轮(5)的一侧固接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与所述第一齿轮(5)啮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机房节能散热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机房(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为弧形,用于将出口分为三个区域。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机房节能散热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壳体(2)的左右两侧内壁开有均匀分布的分槽条,相邻的分槽条将所述机房壳体(2)的侧壁分成均匀分布的分流槽。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信机房节能散热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沿分槽条对称分布的导热板(8),所述导热板(8)转动连接于分槽条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信机房节能散热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沿所述机房壳体(2)对称分布的推架(9),所述推架(9)与所述机房壳体(2)滑动连接,所述导热板(8)与相邻的所述推架(9)挤压配合。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屹松葛样赵俊艳张国伟李煜頫赵琨杨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