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微载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与传统的二维培养平台相比,基于微载体的3d培养技术在贴壁细胞扩增方面获得了广泛关注。微载体不仅提供了更大的相对表面积进行细胞生长,更好地模拟体内细胞生态环境,通过对材料理化性质的调整可以减轻功能衰退甚至是实现干细胞向特定谱系的的分化,而且可以与大规模自动化培养平台兼容。同时,由于微载体材料和性能开发、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流体动力学控制以及各种3d监测工具的推陈出新,基于微载体的细胞培养技术日益蓬勃发展。
2、微载体法是一种有效的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密度和外泌体的产量,结合差速超速离心法进行外泌体的提纯,在不引入外源杂质的同时有效保证外泌体的纯度,适用于外泌体的工业化制备和临床应用。
3、众多研究表明微载体材料的表面特性是影响细胞生长分化的关键因素,paula rl等(acta biomater. 2024 aug:184:201-209)研究了不同电荷的pvdf表面的细胞行为,发现表面电荷驱动的细胞反应,揭示了表面电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微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质酸钠和壳聚糖,所述透明质酸钠和所述壳聚糖相互交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载体的直径为10µm~1000µ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载体为三维网孔结构,其孔隙率大于8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载体的电荷密度为-50μeq/g~+71μeq/g。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载体在制备外泌体上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微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质酸钠和壳聚糖,所述透明质酸钠和所述壳聚糖相互交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载体的直径为10µm~1000µ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微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欣,刘博文,李钰,
申请(专利权)人:媄曜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