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炭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绝热材料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95690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绝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成炭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绝热材料中的应用,该自成炭助剂为纳米片层结构,通过含磷酸与三聚氰胺溶液、三聚氯氰溶液反应得到。具有优异的自成碳和和隔热性能,可解决传统酚醛树脂烧蚀成碳层具有的热导率高等问题,使其兼具良好的抗烧蚀和低导热等优点。采用该自成炭助剂作为隔热填料用于制备聚氨酯基喷涂绝热材料,具有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优点,可为固体发动机隔热烧蚀绝热材料提供新的技术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耐烧蚀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自成炭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绝热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固体发动机绝热套材料是保护壳体避免直接接触燃气,具有隔热、粘接和缓冲应力等作用。目前发动机绝热套采用丁腈、三元乙丙橡胶绝热材料模压成型工艺制作,橡胶模压成型受制于硫化条件,硫化温度不易过高,胶料流动性不佳,存在成型质量稳定性、精度控制和产品合格率较差等问题。

2、绝热材料配方通常采用酚醛树脂、糠醛树脂等作为烧蚀树脂助剂提升烧蚀性能,采用阻燃剂作为烧蚀炭层空隙结构及烧蚀热量释放的助剂,部分阻燃剂还具有自身成碳性能等。膨胀型阻燃剂具有无卤、低烟、低毒、无腐蚀性气体产生等优点,通过分解吸热,以及形成多孔膨胀炭层而发挥阻碍热量及物质传递的作用,应用绝热材料中可以调控炭层空隙降低绝热材料热导率,传统膨胀型阻燃体系需要2-3种阻燃材料复配才能达到膨胀型阻燃效果。例如,传统膨胀型阻燃剂往往需要与聚磷酸铵复配才能达到膨胀型阻燃效果。然而这种复配体系存在着热稳定性不足、聚磷酸铵在聚合物中易迁出、弱化聚合物力学性能等缺陷。

3、cn1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成炭助剂,其特征在于,该自成炭助剂为纳米片层结构,通过含磷酸与三聚氰胺溶液、三聚氯氰溶液反应得到;化学结构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成炭助剂,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含磷酸为植酸、磷酸和三磷酸腺苷中的至少一种;三聚氰胺溶液为三聚氰胺与Na2CO3的水溶液;三聚氯氰溶液为三聚氯氰与丙酮的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成炭助剂,其特征在于:含磷酸与三聚氰胺溶液、三聚氯氰溶液的摩尔比为0.5~1:1.5~2.5: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自成炭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成炭助剂,其特征在于,该自成炭助剂为纳米片层结构,通过含磷酸与三聚氰胺溶液、三聚氯氰溶液反应得到;化学结构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成炭助剂,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含磷酸为植酸、磷酸和三磷酸腺苷中的至少一种;三聚氰胺溶液为三聚氰胺与na2co3的水溶液;三聚氯氰溶液为三聚氯氰与丙酮的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成炭助剂,其特征在于:含磷酸与三聚氰胺溶液、三聚氯氰溶液的摩尔比为0.5~1:1.5~2.5: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自成炭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低温条件为10℃~20℃,混合时间为5min~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混合液体b滴加到混合液体a中,混合反应时间为0.5~1h。

7.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自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孙亚如向贵锋曾庆江马晨辉冯晓庆喻尧刘美珍谈荣华邢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江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