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498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22
本技术属于医学护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针对现有的只能将患者以平躺在床上,或者将其束缚后起立两种状态,不具备帮助病人以斜躺或者坐起地方式进行喂食等工作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一号板、桌板、连接板、二号板、踩板、二号U型架、一号U型架、一号插杆和二号插杆,所述一号板和二号板分别转动设置在连接板的两侧,所述桌板位于连接板的上方,本技术中,在使用时,在初始状态下可以将桌板拆除后,便可将病人躺在床上,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实现通过将底部的二号插杆和一号插杆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后在启动多节电动伸缩杆,便可实现不同状态的调节,帮助病人能够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学护理,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


技术介绍

1、起立床通过调整倾斜角度使被缚于其上的患者产生自身重力作用,可对偏瘫患者进行帮助,通过重力对跟腱形成足够强度且较持久的牵拉而起到矫治的作用,也可以帮助患有吞咽功能障碍进行喂食,通过电动起立床将患者身体旋转立起;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2592791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起立床,它包括床架、床板装置、翻转机构;床架设置在底部,呈矩形框架状结构,床板装置铰接安装在床架上;翻转机构的两端与床架、床板装置相互铰接安装,用以驱动床板装置的翻转;本技术的脚踏板可以根据病人足部调节上下折和左右旋转角度,牵拉跟腱,并且有绑带固定,增加安全性,减少病人站立时的心理压力。本技术采用翻转推杆电机和气弹簧共同支撑床板的,可以使得静止状态时床板的压力不直接作用于电动推杆,增加电动推杆的的使用寿命,气弹簧分布在翻转推杆电机的左右两侧,使得整个床体受理均匀;

3、该电动起立床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4、只能将患者以平躺在床上,或者将其束缚后起立两种状态,不具备帮助病人以斜躺或者坐起地方式进行喂食等工作,且由于该床为一个整体难以直接进行搬运等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只能将患者以平躺在床上,或者将其束缚后起立两种状态,不具备帮助病人以斜躺或者坐起地方式进行喂食等工作,且由于该床为一个整体难以直接进行搬运等操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包括一号板、桌板、连接板、二号板、踩板、二号u型架、一号u型架、一号插杆和二号插杆,所述一号板和二号板分别转动设置在连接板的两侧,所述桌板位于连接板的上方,所述踩板位于二号板的一侧,所述一号u型架和二号u型架分别位于一号板和二号板的下方,且二号u型架和一号u型架呈对立状态,所述二号插杆位于连接板的下方,所述一号插杆位于二号u型架的上方;

4、所述一号u型架顶部远离二号u型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一号板底部相接触的支撑架,所述二号板底部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二号u型架转动设置的转动板,所述二号u型架和一号u型架的两侧且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l型架,所述l型架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带有自锁的万向轮;

5、所述一号u型架的顶部转动设置有多节电动伸缩杆,所述多节电动伸缩杆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一号板的底部;

6、所述一号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控制一号插杆和二号插杆位置的调节组件;

7、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均固定设置在一号板底部一侧的二号插筒,所述连接板底部位于二号插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二号插环,所述二号板底部位于二号插环的一侧滑动设置有二号滑动插筒,所述二号插杆滑动设置在二号插筒、二号插环以及二号滑动插筒之间,所述一号u型架顶部位于二号插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号插筒,所述二号u型架顶部位于二号滑动插筒的一侧滑动设置有一号滑动插筒,所述一号插杆滑动设置在一号滑动插筒和一号插筒之间,所述二号滑动插筒的底部转动设置有二号外筒,所述一号滑动插筒的顶部转动设置有一号外筒,且一号外筒与二号外筒相接触,所述二号外筒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二号内杆,所述一号外筒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一号内杆,所述二号外筒和一号外筒的内部均设置有将二号内杆和一号内杆分别与二号插杆和一号插杆相卡合的卡合组件。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均开设在二号外筒和一号外筒内壁且呈对立状态的限位滑槽,所述二号内杆和一号内杆的外壁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限位滑槽的内部,所述二号插杆和一号插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二号内杆和一号内杆分别滑动贯穿二号滑动插筒和一号滑动插筒,并分别位于二号插杆和一号插杆的两个卡槽相卡合。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滑动套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一号螺纹杆,且一号螺纹杆的顶部螺纹贯穿连接块并与固定杆相接触,所述桌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贯穿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二号螺纹杆,且二号螺纹杆螺纹贯穿连接块并与连接杆相接触。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二号插杆和二号插筒为过盈配合。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踩板固定设置在二号板远离连接板的一侧。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一号插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同一个连接轴,且连接轴位于一号插筒和一号滑动插筒之间。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二号板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二号t型滑槽,所述二号滑动插筒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二号t型滑块,所述二号t型滑块滑动设置在二号t型滑槽的内部,所述二号u型架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一号t型滑槽,所述一号滑动插筒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号t型滑块,所述一号t型滑块滑动设置在一号t型滑槽的内部。

14、本申请中,在具体使用时,图1为初始状态,需要将桌板拆除,可以将桌板拆除将病人躺在床上,脚朝向踩板,此时二号插杆位于一号板、连接板以及二号板的底部将其连接固定住,一号插杆位于一号u型架和二号u型架的顶部将其连接固定住,且二号外筒和一号外筒为相互抵触,起到一定的支撑效果;

15、图2为半起立状态,此状态可以将病人以坐起或者半躺在床上,需要将桌板拆除,其操作方式为在初始状态下,转动二号外筒,二号内杆通过配合二号外筒内壁上开设的限位滑槽使其能够向上移动,使得二号内杆穿过二号滑动插筒并与二号插杆底部的卡槽相配合,此时拉动二号外筒便能够带动二号插杆和二号滑动插筒移动,将二号插杆脱离二号插筒的内部并位于连接板和二号板的底部,之后在启动多节电动伸缩杆,多节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将会推动一号板位于和连接板连接的地方进行转动,便可达到辅助病人坐起的效果;

16、图3为起立状态,此状态可以将病人达到接近站立的效果,此状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装束缚带将病人固定住,其操作方法为在初始状态下直接启动多节电动伸缩杆,由于二号插杆位于一号板、连接板和二号板的底部,将会固定为一块整板,将病人立起,病人脚可以踩住踩板,再桌板底部的两个连接杆插入分别插入到两个连接块上,然后转动二号螺纹杆将连接杆抵住进行固定,可以根据病人的体型自由控制桌板与病人的之间的距离,可以方向转动一号螺纹杆,解除一号螺纹杆对固定杆的抵触,将桌板根据病人的身高进行调整,桌板可以用来放置东西;

17、图4为折叠状态,此状态可以将床进行折叠,方便运输,需要将桌板拆除,其操作方法为在初始状态下同时转动二号外筒和一号外筒,使得内部的二号内杆和一号内杆分别进入到二号插杆和一号插杆的卡槽进行卡合,然后拉动二号外筒和一号外筒带动二号插杆和一号插杆进行移动,二号插杆脱离二号插筒和二号插环并位于二号板的底部,一号插杆脱离一号插筒并位于二号u型架的上方,此时便可将其进行折叠,一号板和二号板通过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点进行转动,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包括一号板(1)、桌板(2)、连接板(4)、二号板(5)、踩板(6)、二号U型架(7)、一号U型架(8)、一号插杆(13)和二号插杆(27),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板(1)和二号板(5)分别转动设置在连接板(4)的两侧,所述桌板(2)位于连接板(4)的上方,所述踩板(6)位于二号板(5)的一侧,所述一号U型架(8)和二号U型架(7)分别位于一号板(1)和二号板(5)的下方,且二号U型架(7)和一号U型架(8)呈对立状态,所述二号插杆(27)位于连接板(4)的下方,所述一号插杆(13)位于二号U型架(7)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均开设在二号外筒(22)和一号外筒(9)内壁且呈对立状态的限位滑槽(31),所述二号内杆(23)和一号内杆(21)的外壁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30),且两个限位块(30)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限位滑槽(31)的内部,所述二号插杆(27)和一号插杆(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二号内杆(23)和一号内杆(21)分别滑动贯穿二号滑动插筒(24)和一号滑动插筒(14),并分别位于二号插杆(27)和一号插杆(13)的两个卡槽相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的外壁滑动套设有连接块(33),所述连接块(33)的底部设置有一号螺纹杆(15),且一号螺纹杆(15)的顶部螺纹贯穿连接块(33)并与固定杆(32)相接触,所述桌板(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滑动贯穿连接块(33),所述连接块(33)的一侧设置有二号螺纹杆(34),且二号螺纹杆(34)螺纹贯穿连接块(33)并与连接杆(3)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插杆(27)和二号插筒(28)为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踩板(6)固定设置在二号板(5)远离连接板(4)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一号插杆(13)之间固定设置有同一个连接轴(16),且连接轴(16)位于一号插筒(12)和一号滑动插筒(1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板(5)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二号T型滑槽(25),所述二号滑动插筒(2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二号T型滑块(26),所述二号T型滑块(26)滑动设置在二号T型滑槽(25)的内部,所述二号U型架(7)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一号T型滑槽(17),所述一号滑动插筒(1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号T型滑块(20),所述一号T型滑块(20)滑动设置在一号T型滑槽(17)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包括一号板(1)、桌板(2)、连接板(4)、二号板(5)、踩板(6)、二号u型架(7)、一号u型架(8)、一号插杆(13)和二号插杆(27),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板(1)和二号板(5)分别转动设置在连接板(4)的两侧,所述桌板(2)位于连接板(4)的上方,所述踩板(6)位于二号板(5)的一侧,所述一号u型架(8)和二号u型架(7)分别位于一号板(1)和二号板(5)的下方,且二号u型架(7)和一号u型架(8)呈对立状态,所述二号插杆(27)位于连接板(4)的下方,所述一号插杆(13)位于二号u型架(7)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均开设在二号外筒(22)和一号外筒(9)内壁且呈对立状态的限位滑槽(31),所述二号内杆(23)和一号内杆(21)的外壁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30),且两个限位块(30)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限位滑槽(31)的内部,所述二号插杆(27)和一号插杆(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二号内杆(23)和一号内杆(21)分别滑动贯穿二号滑动插筒(24)和一号滑动插筒(14),并分别位于二号插杆(27)和一号插杆(13)的两个卡槽相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的外壁滑动套设有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素贞夏誉周雪珍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