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拉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4879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拉线装置,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和导向部,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导向部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一部分用于夹持线缆;弹性驱动机构,弹性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和连接部,弹性件连接连接部,连接部的一部分分别与导向部和夹持机构的另一部分连接,弹性驱动机构驱动导向部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弹性件由压缩状态转换为释放状态的过程中,导向部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连接部的一部分带动夹持机构的另一部分运动,以使夹持机构的一部分拉动线缆使其变直。本技术在电线摆放到模具后拉紧电线,从而消除电线的弯曲特性,解决芯线露出的次品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拉线装置


技术介绍

1、注塑件在epb core(electronic park brake电子驻车制动中心)自动生产线成型工位进行加工时,需要通过机械手夹取epb电线放入相应的模具内,并通过相应定位治具上的定位销对电线进行定位。

2、相关技术中,当前定位治具上的定位销是按照电线尺寸进行设计的,不能对电线夹持的太紧。而由于epb电线是弯曲的,当机械手将其放入模具后,电线会在模具内复原至弯曲状态。这就使得当注塑件在模具内注塑成型时,电线的芯线会被成型后的注塑件冲出到产品表面,进而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使产品成为废品,进而不利于日常注塑件的加工。

3、因此,亟需一种当电线摆放到模具后能够将电线拉紧的机构,进而能够有效解决因电线弯曲的特性造成芯线在产品上漏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因电线弯曲的特性造成芯线在产品上漏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拉线装置,可在电线摆放到模具后拉紧电线,从而消除电线的弯曲特性,解决芯线露出的次品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线缆,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夹持部连接,且能够驱动所述夹持部夹持或松开所述线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拉线装置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限位孔,所述导向部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带动所述导向部在所述限位孔内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一部分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拉线装置,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线缆,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夹持部连接,且能够驱动所述夹持部夹持或松开所述线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拉线装置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限位孔,所述导向部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带动所述导向部在所述限位孔内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一部分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移动块和固定块,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移动块和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移动块分别与所述导向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所述移动块以可滑动地方式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驱动装置和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向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青松苏日成范启贤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电子连云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