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洪工程,尤其涉及一种防洪工程行洪泄洪组件及堤防构筑方法。
技术介绍
1、防洪工程、行洪与泄洪是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防洪工程主要是指为了控制和防御洪水而修建的工程措施,这些措施通常包括堤防、防洪墙、水库、分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等,这些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挡、泄、蓄等多种方式,减少洪水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行洪是指洪水在河道中自然流动的过程。在防洪工程中,行洪区通常设在天然河道及其两侧或河岸大堤之间,用于在大洪水时宣泄洪水,行洪区的设置有助于确保洪水能够顺畅地通过河道,减少洪水对河道两岸的冲刷和破坏,泄洪则是一种人工控制水位的方法,通常用于防止洪水灾害,当水库上游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导致水库水位超过一定限度时,为避免水漫洪溢或库坝、堤堰溃塌造成严重的灾害,会采取开闸向下游河道排泄洪水的调度措施,这就是泄洪。
2、现有的泄洪装置在泄洪过程中,由于高度差的问题,从泄洪装置流出来的水流水压较大,流速较快,其会直接冲击到防水坝的底层地面,在长期使用过后会令防水坝的底层地面结构受到严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洪工程行洪泄洪组件,包括泄洪闸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闸口机构(1)包括立板(11)、锥尖插杆(12)、圆孔(13)、方形通水腔体(16)、空心板(17)和闸门(18),立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锥尖插杆(12),锥尖插杆(12)中开设有多组圆孔(13),立板(11)中开设有前后贯穿的方形通水腔体(16),立板(11)的顶部中心处垂直贯穿有空心板(17),空心板(17)的内壁底端滑动连接有能够对方形通水腔体(16)进行封堵的闸门(18),泄洪闸口机构(1)的前方安装有清淤机构(2),清淤机构(2)包括前板(21)、方形进水腔体(22)、第一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洪工程行洪泄洪组件,包括泄洪闸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闸口机构(1)包括立板(11)、锥尖插杆(12)、圆孔(13)、方形通水腔体(16)、空心板(17)和闸门(18),立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锥尖插杆(12),锥尖插杆(12)中开设有多组圆孔(13),立板(11)中开设有前后贯穿的方形通水腔体(16),立板(11)的顶部中心处垂直贯穿有空心板(17),空心板(17)的内壁底端滑动连接有能够对方形通水腔体(16)进行封堵的闸门(18),泄洪闸口机构(1)的前方安装有清淤机构(2),清淤机构(2)包括前板(21)、方形进水腔体(22)、第一筛网(23)和清理刷(225),立板(11)的前端面与前板(21)的后端面紧贴,前板(21)中开设有前后贯穿的方形进水腔体(22),方形进水腔体(22)的内壁前端固定连接有能够对淤泥和石块进行分筛的第一筛网(23),第一筛网(23)的前端面滑动连接有清理刷(225),清淤机构(2)的前方安装有排淤机构(3),泄洪闸口机构(1)的后方安装有缓冲机构(4),缓冲机构(4)的后方安装有行洪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工程行洪泄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闸口机构(1)还包括第一螺纹环(14)、第二螺纹环(15)、螺纹套(19)、滑块(110)、滑槽(111)、顶板(112)、第一通气孔(113)、转轴(114)、第一斜面齿轮(115)、螺纹柱(116)、第一正反转电机(117)、第一无线控制模块(118)、第二斜面齿轮(119)、挡板(120)、第一通风防尘网(121)、第一挡盖(122)、第一蓄电箱(123)、第一太阳能光伏组件(124)和第一导线(125),所述立板(11)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一螺纹环(14),所述立板(11)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螺纹环(15),所述闸门(18)的顶部两端垂直贯穿有螺纹套(19),所述闸门(18)前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10),所述空心板(17)内壁的前端开设有滑槽(111),所述滑块(110)的外壁与滑槽(111)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洪工程行洪泄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板(17)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12),所述顶板(112)的两端均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气孔(113),所述顶板(112)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14),所述转轴(114)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斜面齿轮(115),所述第一斜面齿轮(11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16),所述螺纹柱(116)的外壁均与螺纹套(19)的内壁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空心板(17)后端面的上方贯穿有第一正反转电机(117),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117)的顶部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无线控制模块(118),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117)的活动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斜面齿轮(119),所述第二斜面齿轮(119)斜面的轮齿均与第一斜面齿轮(115)斜面的齿槽啮合,所述空心板(17)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20),所述挡板(120)的一端贯穿有第一通风防尘网(121),所述挡板(120)的顶部外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盖(122),所述第一挡盖(12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蓄电箱(123),所述第一蓄电箱(1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太阳能光伏组件(124),所述第一蓄电箱(123)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125),所述第一导线(125)的末端均与第一正反转电机(117)的后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洪工程行洪泄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机构(2)还包括第一底块(24)、第一限位环(25)、第一内环(26)、第一短轴螺栓(27)、第一橡胶盖(28)、第二底块(29)、第一限位管(210)、第二内环(211)、第一长轴螺栓(212)、第二橡胶盖(213)、支撑板(214)、空心壳(215)、第一伺服电机(216)、第一传动辊(217)、第一轴体(218)、第二传动辊(219)、传送带(220)、第二轴体(221)、活动杆(222)、第三轴体(223)、滑杆(224)和u型架(226),所述前板(21)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块(24),所述前板(21)前端面的上方和第一底块(24)中贯穿有多组第一限位环(25),所述第一限位环(25)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内环(26),所述第一内环(26)的内壁均套接有第一短轴螺栓(27),所述第一内环(26)的外壁均套接有第一橡胶盖(28),所述前板(21)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块(29),所述第二底块(29)中贯穿有多组第一限位管(210),所述第一限位管(210)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内环(211),所述第二内环(211)的内壁均套接有第一长轴螺栓(212),所述第二内环(211)的外壁均套接有第二橡胶盖(2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洪工程行洪泄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4),所述支撑板(2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壳(215),所述空心壳(215)的内壁一侧顶端贯穿有第一伺服电机(21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6)的活动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辊(217),所述空心壳(215)的内壁一侧底端贯穿有第一轴体(218),所述第一轴体(218)的外壁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辊(219),所述第一传动辊(217)和第二传动辊(219)的外壁传动连接有传送带(220),所述传送带(220)的一侧外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体(221),所述第二轴体(22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活动杆(222),所述活动杆(222)的底端安装有第三轴体(223),所述第三轴体(22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滑杆(224),所述滑杆(224)的底部与清理刷(22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前板(21)前端面固定连接有u型架(226),所述滑杆(224)的外壁与u型架(226)的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洪工程行洪泄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淤机构(3)包括第一螺纹管(31)、渠道盒(32)、斜板(33)、第一传动轮(34)、第二传动轮(35)、安装板(36)、第二伺服电机(37)、第三传动辊(38)、输送带(39)、输送腔(310)、滤网(311)和排泥凹槽(312),所述第一限位管(210)的内壁套接有第一螺纹管(31),所述第一螺纹管(31)的内壁均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清,生琳琳,刘杰科,李子唯,潘刚,陈斌,相光金,张和佳,黄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下溪谷烟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