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449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出风效果好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包括:出风口壳体,所述出风口壳体设置有风道;在风道内设置有第一导风叶片组以及第二导风叶片组,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以及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沿风道的宽度方向排列的设置;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以及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向第一方向转动、或者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调整风道的出风角度;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技术介绍

1、汽车出风口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车驾乘的舒适性具有重大的作用。汽车出风口需要满足能够调节风向、调节风量大小和密封闭合的功能要求。

2、当前的出风口请参阅公开号cn220615428u公开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在风道内设置有垂直叶片组,垂直叶片组在左右转动时,对风道内通过的气流进行左右导向,进而调节出风的左右角度,但是上述产品存在一定的缺席:垂直叶片组的叶片左右转动角度都是相同的,当叶片向左或者向右转动至极限位置,此时,靠近风道侧壁的叶片会将大量气流导向至吹向风道的侧壁,会造成气流回流或者乱流等,导致出风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出风效果好的汽车空调出风口。

2、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包括:

3、出风口壳体,所述出风口壳体设置有风道;

4、在风道内设置有第一导风叶片组以及第二导风叶片组,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以及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沿风道的宽度方向排列的设置;

5、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以及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向第一方向转动、或者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调整风道的出风角度;

6、其中,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以及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向第一方向转动至出风角度的极限位置下,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转动角度大于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转动角度;

7、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以及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向第二方向转动至出风角度的极限位置下,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转动角度小于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转动角度。

8、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与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沿风道的宽度方向排列的设置,

9、其中,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抵近风道的右侧壁(上侧壁)设置,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抵近风道的左侧壁(下侧壁)设置。

10、当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以及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向第一方向(左或者上)转动至出风角度的极限位置下,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转动角度小于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转动角度;

11、此时,第一导风叶片组将气流向左(上)导流,第二叶片组也将气流向左(上)导流,但是第二导风叶片组对气流的导向角度小于第一导风叶片组对气流的导向角度,因此受第二导风叶片组作用的气流中较少量的作用在壳体的左侧壁,避免大量气流吹向壳体的左侧壁造成回流,使气流的出风效果更佳;

12、当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以及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向第二方向(右或者下)转动至出风角度的极限位置下,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转动角度小于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转动角度;

13、此时,第一导风叶片组将气流向右(下)导流,第二叶片组也将气流向右(下)导流,但是第一导风叶片组对气流的导向角度小于第二导风叶片组对气流的导向角度,因此受第一导风叶片组作用的气流中较少量的作用在壳体的右侧壁,避免大量气流吹向壳体的右侧壁造成回流,使气流的出风效果更佳。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数量为若干个,并且相互联动的设置;

15、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数量为若干个,并且相互联动的设置。

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的叶片以及第二导风叶片组的叶片均为竖向的设置在风道内;

17、所述的第一方向为叶片绕其转轴向左的方向;

18、所述的第二方向为叶片绕其转轴向右的方向。

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风道的尾部分隔成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出风通道以及第二出风通道;

20、第一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的前端交汇处作为入风端,第一出风通道以及第二出风通道的尾端交汇处作为出风端;

21、第一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之间设置有单个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轴线a旋转,并具有转动至第一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之间的位置,或者转动至第一出风通道内用于调整第一出风通道的开度,或者转动至第二出风通道内用于调整第二出风通道的开度。

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出风口壳体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驱动盘、第一传动件、以及第二传动件,所述驱动盘可枢转的设置,所述驱动盘设置有第一凸轮槽、以及第二凸轮槽,所述第一传动件与第一导风叶片组的一个叶片传动连接,并且第一传动件设置有契合于第一凸轮槽内的第一传动销,所述第二传动件与第二导风叶片组的一个叶片传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件设置有契合于第二凸轮槽内的第二传动销;

23、所述驱动盘沿枢转方向b转动,第一凸轮槽与第一传动销配合,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一导风叶片组依次具有第一风量关闭位置、第一向右出风位置、第一集中出风位置、第一向左出风位置;

24、所述第二凸轮槽与第二传动销配合,通过第二传动件带动第二导风叶片组依次具有第二风量关闭位置、第二向右出风位置、第二集中出风位置、第二向左出风位置。

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凸轮槽与第二凸轮槽为类环形的首尾相对的设置,所述第一凸轮槽与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沿枢转方向b逐渐减小的设置,所述第二凸轮槽与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沿枢转方向b逐渐增大的设置。

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操纵杆、球头旋杆,

27、所述操纵杆穿入至球头旋杆内,所述操纵杆带动所述球头旋杆相对壳体能够进行上下摆动;

28、所述球头旋杆右侧设置有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铰接有拨叉,所述拨叉设置有前后延伸的传动槽;

29、所述导流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旋转轴与导流板的旋转轴同轴的设置,并且第一摆臂设置有穿入传动槽内的销体;

30、所述球头旋杆上下摆动并带动拨叉上下摆动,拨叉上下摆动通过传动槽以及销体带动导流板沿轴线a旋转。

3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操纵杆带动所述球头旋杆相对壳体能够进行左右摆动,所述球头旋杆下侧设置有第四摆臂,所述第四摆臂通过连杆连接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与驱动盘底部的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盘同轴的设置,所述球头旋杆左右摆动,带动第四摆臂的同部的转动,第四摆臂通过连杆带动半齿轮转动,半齿轮转动通过传动齿轮带动驱动盘转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2)的叶片数量为若干个,并且相互联动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2)的叶片以及第二导风叶片组(3)的叶片均为竖向的设置在风道(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风道(1.1)的尾部分隔成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出风通道(1.11)以及第二出风通道(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壳体(1)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驱动盘(5)、第一传动件(6)、以及第二传动件(7),所述驱动盘(5)可枢转的设置,所述驱动盘(5)设置有第一凸轮槽(5.1)、以及第二凸轮槽(5.2),所述第一传动件(6)与第一导风叶片组(2)的一个叶片传动连接,并且第一传动件(6)设置有契合于第一凸轮槽(5.1)内的第一传动销(6.1),所述第二传动件(7)与第二导风叶片组(3)的一个叶片传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件(7)设置有契合于第二凸轮槽(5.2)内的第二传动销(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槽(5.1)与第二凸轮槽(5.2)为类环形的首尾相对的设置,所述第一凸轮槽(5.1)与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沿枢转方向B逐渐减小的设置,所述第二凸轮槽(5.2)与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沿枢转方向B逐渐增大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操纵杆(8)、球头旋杆(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8)带动所述球头旋杆(9)相对壳体能够进行左右摆动,所述球头旋杆(9)下侧设置有第四摆臂(12),所述第四摆臂(12)通过连杆连接有半齿轮(13),所述半齿轮(13)与驱动盘(5)底部的传动齿轮(5.3)啮合,所述传动齿轮(5.3)与驱动盘(5)同轴的设置,所述球头旋杆(9)左右摆动,带动第四摆臂(12)的同部的转动,第四摆臂(12)通过连杆带动半齿轮(13)转动,半齿轮(13)转动通过传动齿轮(5.3)带动驱动盘(5)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2)的叶片数量为若干个,并且相互联动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组(2)的叶片以及第二导风叶片组(3)的叶片均为竖向的设置在风道(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风道(1.1)的尾部分隔成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出风通道(1.11)以及第二出风通道(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壳体(1)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驱动盘(5)、第一传动件(6)、以及第二传动件(7),所述驱动盘(5)可枢转的设置,所述驱动盘(5)设置有第一凸轮槽(5.1)、以及第二凸轮槽(5.2),所述第一传动件(6)与第一导风叶片组(2)的一个叶片传动连接,并且第一传动件(6)设置有契合于第一凸轮槽(5.1)内的第一传动销(6.1),所述第二传动件(7)与第二导风叶片组(3)的一个叶片传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锋姚乾坤胡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