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优化,尤其涉及面向高耗能用户的电力需求侧响应双层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国内外日益注重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的情况下,以僵成和碳泡沫模型为代表的电力市场模型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电力市场变革的需求。同时,事实上不同地区首先存在不同的负荷需求,同时也存在新能源产电和天气条件的不确定性,不同地区电力系统运行状况也各不相同,这些原因都使得在大的空间尺度上优化调度电力资源至关重要。
2、面向高耗能行业用户的电力需求侧响应(demand side response,dsr),作为电力系统的一项创新性应对策略,其目标是在用户侧通过借助现代通信、计算以及网联控制技术,通过实时监测系统负荷状况与电网运营信息,以保障电网的有序稳定运行。
3、在传统电力系统运行模式下,电力系统必须根据负荷需求均衡调度各电源,而dsr则是一种借助最终用户参与电力系统运行与调度的方式,使得电力资源在供需两侧实现均衡,从而增强了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4、需求端响应主要包括高耗能行业用户主动调整用电时段,以改
...【技术保护点】
1.面向高耗能用户的电力需求侧响应双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高耗能用户的电力需求侧响应双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配电网上层模型包括,通过日前预测次日主网电价、刚性负荷用电量、新能源电厂最大出力,结合储能设备的可调用容量、LA申报的次日用电量和可调节区间,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调度手段,构建以配电网利润和运行安全最大化为目标的双层优化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高耗能用户的电力需求侧响应双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下层模型包括,从负荷聚合商和高耗能用户的角度进行建模,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高耗能用户的电力需求侧响应双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高耗能用户的电力需求侧响应双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配电网上层模型包括,通过日前预测次日主网电价、刚性负荷用电量、新能源电厂最大出力,结合储能设备的可调用容量、la申报的次日用电量和可调节区间,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调度手段,构建以配电网利润和运行安全最大化为目标的双层优化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高耗能用户的电力需求侧响应双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下层模型包括,从负荷聚合商和高耗能用户的角度进行建模,作为双层调度优化模型的下层模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高耗能用户的电力需求侧响应双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潜力模型包括,分别构建各高耗能行业用户的单体负荷调节潜力模型和负荷集群调节潜力模型,并进一步得到la需求响应潜力模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高耗能用户的电力需求侧响应双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负荷聚合响应策略包括,用三角模糊数描述响应的不确定性,建立考虑启停响应速度、响应时长的工业可调负荷聚合响应模型,基于激励型需求响应市场,以调用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日前-日内两阶段工业可调负荷聚合响应策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龙,孙立元,刘燊,赵永辉,张益名,杨子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