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9394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洞渣石粉70~90份、润滑保水类材料2~5份、粘土矿物类材料8~16份和硅钙类材料40~45份。所述的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使得混凝土在喷射施工时,具有良好的触变性能和形状保持能力,减少施工过程材料回弹造成的损失,同时可以对洞渣石粉实现资源化利用,提高洞渣固废再生利用的的产品附加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矿物掺合料是现代混凝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掺配后,经过搅拌、浇筑、养护硬化等阶段后,形成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在混凝土中起到的作用可以分为三种效应,分别为火山灰效应、微集料效应、形态效应。火山灰效应指的是矿物掺合料中含有的活性氧化硅(sio2)和活性氧化铝(al2o3),这些成分在水泥的碱性水化产物ca(oh)2激发下与之产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c-s-h)、水化铝酸钙(c-a-h)等具有水硬性特点的物质,并填充于毛细孔隙内,增强了混凝土的强度。微集料效应指的是矿物掺合料中的微细颗粒均匀分布于水泥浆体的基相之中,就像微细的集料一样,填补了砂子颗粒和水泥颗粒之间的空挡,使得混凝土中的砂浆体系更加密实。形态效应是指矿物掺合料中含有的部分玻璃微珠颗粒等光滑体颗粒,这些颗粒使水泥浆体中颗粒均匀分散,降低了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浆体流动性更好。

2、矿物掺合料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洞渣石粉的细度≥300目,含水率在1%以下,45微米筛余量≤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洞渣石粉的岩性包括:片麻岩、砂岩、碎屑岩、板岩、千枚岩、花岗岩类岩浆岩和火山岩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洞渣石粉的细度≥300目,含水率在1%以下,45微米筛余量≤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洞渣石粉的岩性包括:片麻岩、砂岩、碎屑岩、板岩、千枚岩、花岗岩类岩浆岩和火山岩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粘型洞渣石粉基复合矿物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保水类材料包括:硅酸镁铝和/或膨润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家茂肖剑薛江段远钊郝挺宇韩伟张宏杨保平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