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进油转换结构、储油杯及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391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进油转换结构、储油杯及雾化装置,包括储油杯,所述储油杯有第一油孔、出烟孔道;雾化部,所述雾化部顶部开设联通雾化部内部的第二油孔,所述雾化部底部设置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第二油孔上下位置错开;供电部,所述供电部上设置供电底座,所述供电底座上设置供电弹针,所述雾化部可旋转的设于供电底座上,使所述供电弹针与所述电极片对应连接或断开;壳体,所述壳体设置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底部设置联通第二容置腔的轴孔道和通孔,所述轴孔道与所述出烟孔道对接联通,所述储油杯出第一油孔与所述通孔对应联通,所述雾化部可旋转的使所述第二油孔与所述通孔重叠联通或错开。解决供电进油切换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雾化,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进油转换结构、储油杯及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雾化装置,供油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储油仓和雾化组件集成一起的一体式供油结构,使用完毕后丢弃。还有一种是储油仓独立设置和雾化组件分开供油的结构,当需要雾化时让油液流入雾化组件供油。

2、分体式供油在补充油液时需要先断开电源,再调整相关组件向雾化组件供油,如未断开电源,在调整供油时雾化组件会干烧,等油液下来又迅速冷却雾化组件,使雾化组件寿命变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供电进油转换结构、储油杯及雾化装置,解决供电进油切换操作不便雾化组件会干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供电进油转换结构,包括储油杯,所述储油杯具有第一油孔、出烟孔道;

3、雾化部,所述雾化部顶部开设联通雾化部内部的第二油孔,所述雾化部底部设置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第二油孔上下位置错开;

4、供电部,所述供电部上设置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进油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杯,所述储油杯具有第一油孔、出烟孔道;雾化部,所述雾化部顶部开设联通雾化部内部的第二油孔,所述雾化部底部设置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第二油孔上下位置错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进油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在第二容置腔内转动,所述第二油孔对接所述通孔通油至所述雾化部内,所述电极片错开所述供电弹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进油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在第二容置腔内转动,所述电极片与所述供电弹针对应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油孔与所述通孔位置错开断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进油转换结构,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进油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杯,所述储油杯具有第一油孔、出烟孔道;雾化部,所述雾化部顶部开设联通雾化部内部的第二油孔,所述雾化部底部设置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第二油孔上下位置错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进油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在第二容置腔内转动,所述第二油孔对接所述通孔通油至所述雾化部内,所述电极片错开所述供电弹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进油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在第二容置腔内转动,所述电极片与所述供电弹针对应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油孔与所述通孔位置错开断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进油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还包括,设置内部的集油室,在所述集油室内竖向中心轴方向设置雾化组件,所述雾化部上端面延伸出凸出的轴孔杆,所述轴孔杆中空并与所述雾化组件联通,所述轴孔杆插入所述轴孔道内。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江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