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山区风电项目进场道路安全设施,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风电场进场道路的可拆卸式护栏。
技术介绍
1、随着山区风电项目的发展,由于风资源的区域性,风场建设总是成区域分期建设,考虑到山区场地限制,每期风场建设都利用已建进场道路,拆除已建进场道路的安全护栏,待建设完成后再恢复安全护栏。
2、传统的护栏设计往往注重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却忽视了拆卸和重新安装时的便捷性,每期风电场建设时都需要拆除安全护栏,这不仅对道路造成了破坏,还导致了安全护栏资源的浪费;此外,传统的护栏在拆卸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缓冲机制,由于波纹板等组件的重量较大,拆卸时容易砸伤工作人员,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受伤的风险,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也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电场进场道路的可拆卸式护栏,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用于风电场进场道路的可拆卸式护栏,包括定位柱和波纹板,所述定位柱的下端固定在风电场进场道路两侧的地面内部,且定位柱的上端固定有波纹板;所述定位柱包括套筒、立柱、第一锁止螺栓、柱帽和转接架,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立柱,该立柱的上端通过扣合固定有柱帽;所述立柱的外侧面固定有转接架,该转接架的一侧面固定有波纹板;所述第一锁止螺栓将套筒和立柱固定在一起。
4、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包括筒体、压缩腔、活塞杆、输液管、密封帽和固定扣,所述筒体固
5、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架包括框体、第二锁止螺栓、第三锁止螺栓和底板,所述框体贴合设置在立柱外侧面,且框体的另一侧面贴合设置有波纹板;所述第二锁止螺栓将框体和波纹板固定在一起,且第三锁止螺栓将立柱和框体固定在一起;所述框体的下侧面中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底板,该底板的下侧面通过螺栓与活塞杆上端相固定,这样的设置,能够将波纹板固定在立柱的外侧面。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本技术,通过在拆卸过程中利用压缩腔内的液体缓冲机制,有效避免了转接架和波纹板砸伤工作人员的风险,显著提高了工作安全性;同时,因为风电场建设完成后需要对护栏复原,因此,本护栏能够通过简单的步骤进行快速拆卸和重新安装,这不仅简化了整个维护流程,还显著降低了投资造价和缩短了工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风电场进场道路的可拆卸式护栏,包括定位柱(1)和波纹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的下端固定在风电场进场道路两侧的地面内部,且定位柱(1)的上端固定有波纹板(2);所述定位柱(1)包括套筒(11)、立柱(12)、第一锁止螺栓(13)、柱帽(14)和转接架(15),所述套筒(1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立柱(12),该立柱(12)的上端固定有柱帽(14);所述立柱(12)的外侧面固定有转接架(15),该转接架(15)的一侧面固定有波纹板(2);所述第一锁止螺栓(13)将套筒(11)和立柱(12)固定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电场进场道路的可拆卸式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包括筒体(111)、压缩腔(112)、活塞杆(113)、输液管(114)、密封帽(115)和固定扣(116),所述筒体(111)固定在风电场进场道路两侧的地面内部,且筒体(111)的内部上下滑动安装有立柱(12);所述筒体(111)的内部开设有压缩腔(112),该压缩腔(112)的内部填充有液体,且压缩腔(11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杆(113),其中活塞杆(1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风电场进场道路的可拆卸式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架(15)包括框体(151)、第二锁止螺栓(152)、第三锁止螺栓(153)和底板(154),所述框体(151)贴合设置在立柱(12)外侧面,且框体(151)的另一侧面贴合设置有波纹板(2);所述第二锁止螺栓(152)将框体(151)和波纹板(2)固定在一起,且第三锁止螺栓(153)将立柱(12)和框体(151)固定在一起;所述框体(151)的下侧面中部固定有底板(154),该底板(154)的下侧面与活塞杆(113)上端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电场进场道路的可拆卸式护栏,包括定位柱(1)和波纹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的下端固定在风电场进场道路两侧的地面内部,且定位柱(1)的上端固定有波纹板(2);所述定位柱(1)包括套筒(11)、立柱(12)、第一锁止螺栓(13)、柱帽(14)和转接架(15),所述套筒(1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立柱(12),该立柱(12)的上端固定有柱帽(14);所述立柱(12)的外侧面固定有转接架(15),该转接架(15)的一侧面固定有波纹板(2);所述第一锁止螺栓(13)将套筒(11)和立柱(12)固定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电场进场道路的可拆卸式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包括筒体(111)、压缩腔(112)、活塞杆(113)、输液管(114)、密封帽(115)和固定扣(116),所述筒体(111)固定在风电场进场道路两侧的地面内部,且筒体(111)的内部上下滑动安装有立柱(12);所述筒体(111)的内部开设有压缩腔(112),该压缩腔(112)的内部填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慧娟,舒启军,陈超步,李东津,杨啸天,张华宇,刘力澜,付泓锐,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