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同步脱硝的氨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356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步脱硝的氨回收装置,包括待处理水样容器、脱硝模块、氨氮回收模块,脱硝模块反应生成的氨氮在氨氮回收模块回收,所述脱硝模块为一电解槽;氨氮回收模块包括气体分离室与捕集室,所述气体分离室与捕集室之间设置疏水透气膜,所述捕集室通过一酸性溶液容器与大气连通;所述待处理水样容器与所述电解槽的阴极室连通以输送待处理水样至阴极室反应,所述电解槽的阴极室与气体分离室连通用以传输还原反应后的水样,所述气体分离室与所述阳极室连通用以传输气体分离后的水样,所述阳极室与待处理水样容器连通以将未反应完毕的水样传输至阴极室循环电解;所述酸性溶液容器与所述捕集室连通以输送酸性溶液至捕集室与氨氮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脱硝的氨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水体中的氮元素作为氮循环的主体,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氮元素主要以硝态氮、亚硝态氮、氨氮等形式存在,而硝酸盐是有氧环境下最稳定的氮化合物,难以通过自然途径转化,这导致硝酸盐成为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在焦化、电镀、化肥、炸药工业等生产方面都会产生含有高浓度的硝酸盐废水。大量氨氮的释放不仅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2、回收氨氮并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可减少环境威胁,同时还能获得氮肥产品。氨氮回收装置作为一个基础工具,能将工业废水、养殖尾水和污水处理厂中的氨氮进行回收利用,能够实现资源的利用。

3、为了方便回收氨氮,出现了同步脱硝和氨回收的装置,在这些装置中大多采用化学法或生物法或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的缺点是需要高昂的成本和污染;生物法的缺点是反应速度慢、有些方法条件尚未得到充分确定;物理化学法的缺点是条件苛刻、高能耗。

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可以同步脱硝和氨回收的装置克服上述缺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脱硝的氨回收装置,包括待处理水样容器、脱硝模块、氨氮回收模块,脱硝模块反应生成的氨氮在所述氨氮回收模块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模块为一电解槽;所述氨氮回收模块包括气体分离室与捕集室,所述气体分离室与捕集室之间设置疏水透气膜,所述捕集室通过一酸性溶液容器与大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脱硝的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室与阳极室之间由质子交换膜分隔;所述阳极室设有阳极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阴极室设有阴极电极与电源负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脱硝的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水样容器设有第一水管、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脱硝的氨回收装置,包括待处理水样容器、脱硝模块、氨氮回收模块,脱硝模块反应生成的氨氮在所述氨氮回收模块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模块为一电解槽;所述氨氮回收模块包括气体分离室与捕集室,所述气体分离室与捕集室之间设置疏水透气膜,所述捕集室通过一酸性溶液容器与大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脱硝的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室与阳极室之间由质子交换膜分隔;所述阳极室设有阳极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阴极室设有阴极电极与电源负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脱硝的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水样容器设有第一水管、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通过第一流体输送装置连通至阴极室,所述第二水管与阳极室连通,第二水管管口在阳极室的高度高于在待处理水样容器中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脱硝的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室通过第三水管与所述气体分离室连通,第三水管管口在阴极室的高度高于在气体分离室的高度;所述气体分离室通过第四水管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晓斌张华宇朱家铭张嘉禾鲍皖苏刘新月廖辰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