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料的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352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料的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电容芯子、引出电极以及防漏胶塞;所述电容器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灌封料;所述电容器外壳的侧壁开设有电极引出口;所述电容芯子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引出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电容芯子的电极面相连接,另一端由所述电极引出口伸出于所述电容器外壳的外部;所述防漏胶塞的外径沿其轴向由其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防漏胶塞同轴套设于所述引出电极上,且所述防漏胶塞的外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电极引出口相配合以堵塞所述电极引出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电容器的生产效率并保证防漏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特别涉及一种防漏料的电容器


技术介绍

1、电容器是重要的被动元器件,其中,薄膜电容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工业控制、汽车等领域。薄膜电容器一般由电容器芯子、引出电极(一般是引线、焊片或者母排)、封装外壳、填充树脂等构成。针对引出电极需要侧面穿出封装外壳的产品,在引出电极和封装外壳配合的地方需要防止漏料。在目前的技术方案中,常通过在对应位置进行涂胶的方式来防止漏料,然而,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很多产品无法自动涂胶,需要人工手动涂胶,不仅效率低,而且涂胶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进而导致漏料。由此,如何提高电容器的生产效率并保证防漏料效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漏料的电容器,以提高电容器的生产效率并保证防漏料效果。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漏料的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电容芯子、引出电极以及防漏胶塞;所述电容器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灌封料;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料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外壳、电容芯子、引出电极以及防漏胶塞;所述电容器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灌封料;所述电容器外壳的侧壁开设有电极引出口;所述电容芯子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引出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电容芯子的电极面相连接,另一端由所述电极引出口伸出于所述电容器外壳的外部;所述防漏胶塞的外径沿其轴向由其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防漏胶塞同轴套设于所述引出电极上,且所述防漏胶塞的外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电极引出口相配合以堵塞所述电极引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出口的内径由所述电容器外壳的内部向外逐渐增大,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料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外壳、电容芯子、引出电极以及防漏胶塞;所述电容器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灌封料;所述电容器外壳的侧壁开设有电极引出口;所述电容芯子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引出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电容芯子的电极面相连接,另一端由所述电极引出口伸出于所述电容器外壳的外部;所述防漏胶塞的外径沿其轴向由其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防漏胶塞同轴套设于所述引出电极上,且所述防漏胶塞的外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电极引出口相配合以堵塞所述电极引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出口的内径由所述电容器外壳的内部向外逐渐增大,所述防漏胶塞位于所述电容器外壳的外部,所述防漏胶塞的外径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电容器外壳,且所述防漏胶塞的外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水福黄智涛兰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法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