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肠给药,具体为一种防漏结直肠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1、结直肠给药是药物治疗胃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以及部分全身性疾病的重要方式,常用于局部给药或全身吸收。然而,现有的结直肠给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2、药液泄漏问题:由于肠道的蠕动特性及患者个体差异,传统的给药装置难以与结直肠口有效贴合,容易造成药液渗漏,影响药效吸收。尤其是液体药物在输送过程中,受肠道内压力或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回流或泄漏,导致药物浪费并降低治疗效果。
3、固定稳定性差:传统的结直肠给药装置通常采用单一的限位结构(如硬质环、柔性罩等),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因肠道运动或外部操作导致移位或滑脱,影响药物的精准释放。特别是在患者活动或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装置难以保持稳定固定,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和使用难度。
4、药液输送效率低,容易倒流:现有的部分结直肠给药装置缺乏有效的药液流向控制机制,药液在压力作用下可能倒流回药液罐,或因腔内压力过大而影响药液输送的均匀性。特别是当患者肠道蠕动增强时,药液可能无法顺利进入肠道深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结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罐(100)、动态密封组件(200)和给药塞(300),所述动态密封组件(200)可拆卸安装于给药罐(100)的一端且动态密封组件(200)的另一端与给药塞(300)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给药罐(10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导盖(110),且导盖(110)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柱塞杆(120),且柱塞杆(120)的端部连接有滑动安装于给药罐(100)内侧的活塞板(121),所述导盖(110)的表面设有压翼(111),所述动态密封组件(200)包括注药盒(210)、抵轮(220)以及位于注药盒(210)内侧且两端与给药罐(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结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罐(100)、动态密封组件(200)和给药塞(300),所述动态密封组件(200)可拆卸安装于给药罐(100)的一端且动态密封组件(200)的另一端与给药塞(300)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给药罐(10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导盖(110),且导盖(110)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柱塞杆(120),且柱塞杆(120)的端部连接有滑动安装于给药罐(100)内侧的活塞板(121),所述导盖(110)的表面设有压翼(111),所述动态密封组件(200)包括注药盒(210)、抵轮(220)以及位于注药盒(210)内侧且两端与给药罐(100)和给药塞(300)连通的给液管(230),所述抵轮(220)转动安装有注药盒(210)的内侧且与给液管(230)的表面滑动抵接,给液管(230)的一端连接有固定于注药盒(210)表面的注头(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结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盒(210)的表面转动安装有与抵轮(220)连接的示位盘,且示位盘表面设有示针,用于根据示位盘的转动量判定给药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结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120)的一端设有压板,且另一端与活塞板(121)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板(121)滑动安装于给药罐(100)的内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郑志海,郑秀云,林虹,潘施施,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