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渗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295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防渗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还包括设置在引流管任意一端的防渗漏结构,所述引流管远离防渗漏结构的一端设置有吸液结构,所述防渗漏结构包括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锥形罩,所述锥形罩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吸液口;可以利用密封罩与导流槽的配合使用,当出现积液从创口处渗漏的情况时,积液会被密封罩阻挡并被吸液棉所吸收,防止积液流出锥形罩,当积液较多无法被吸液棉完全吸收时,积液会通过导流槽流入锥形罩中,并通过吸液口排出锥形罩,防止积液积聚,从而防止积液在引流管导流的过程中渗漏,避免了漏液流出对医疗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护理,具体涉及一种防渗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1、恶性肿瘤晚期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腹水,通常会引起腹痛、腹胀等不适,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生存质量,严重时会对呼吸产生影响,甚至对病人生命产生威胁,对肿瘤患者的积水部位进行舒缓控制时,往往需要服用相关治疗和抑制的药物,或者进行积水排除手术,在肿瘤手术的伤口处会产生一定量的渗液,因此,在肿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专用的引流装置对这些液体进行吸引;

2、经查公开(公告)号:cn218165709u公开了一种肿瘤临床护理用防渗引流装置,此技术中公开了“包括相互连接的抽吸组件和防渗固定组件;上述抽吸组件包括引流管、储液箱和负压泵,上述引流管的一端与上述储液箱相连接等技术方案;具有能够有效防止引流过程中出现渗漏的情况”等技术效果;

3、但是,医用海绵圈在使用时虽然能够对漏液进行吸收,但其吸收能力有限,当漏液较多时可能会导致海绵圈无法完全对漏液进行吸收;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防渗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引流管(1)任意一端的防渗漏结构(2),所述引流管(1)远离防渗漏结构(2)的一端设置有吸液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罩(23)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环(214),所述第二加固环(21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加固环(213),所述第一加固环(213)上对称设置有连接孔(215),任意一个所述连接孔(215)内设置有第一螺纹杆(216),所述第一螺纹杆(21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加固环(214)的顶面上,所述第一螺纹杆(216)位于第一加固环(213)顶面和底面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引流管(1)任意一端的防渗漏结构(2),所述引流管(1)远离防渗漏结构(2)的一端设置有吸液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罩(23)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环(214),所述第二加固环(21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加固环(213),所述第一加固环(213)上对称设置有连接孔(215),任意一个所述连接孔(215)内设置有第一螺纹杆(216),所述第一螺纹杆(21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加固环(214)的顶面上,所述第一螺纹杆(216)位于第一加固环(213)顶面和底面的位置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母(217),远离第一螺纹杆(216)一侧的所述连接孔(215)内设置有导向柱(218),所述导向柱(21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加固环(214)的顶面上,所述引流管(1)靠近锥形罩(23)的一端穿过第一加固环(213)与第二加固环(2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圈(21)的顶面上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扣(210),所述连接扣(210)上均安装有弹性固定带(211),所述弹性固定带(211)远离连接扣(210)的一端均设置有魔术贴(212),两侧的所述魔术贴(212)为相互配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结构(3)包括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心艳顾丹凤徐涛纪梦晨王甜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