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烟台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增强增韧金属材料的挤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281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塑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强增韧金属材料的挤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底座及镜像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挤压机构和第二挤压机构;第一挤压机构和第二挤压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滑座、水平移动驱动模块及挤压模具,其中挤压模具通过滑座与底座滑动连接,水平移动驱动模块设置于底座上,且与滑座连接,水平移动驱动模块为挤压模具的合模和开模提供动力;当第一挤压机构和第二挤压机构中的两个挤压模具合模后,两个挤压模具之间形成具有拐角的挤压腔,两个挤压模具通过往复逆向旋转挤压完成金属材料的塑性摩擦挤压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加工效率高,能够有效地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进而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塑性加工,特别涉及一种增强增韧金属材料的挤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剧烈塑性变形(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spd)作为一种新兴的塑性变形方法,可以在变形过程中引入大的应变量(传统的塑性变形很难实现应变量大于1的真应变),从而有效细化(亚微米或纳米量级)金属,且获得完整大尺寸块体试样,通过在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控制,可以同时获得具有高强度与大塑性的块体纳米材料,等径角挤压变形法( 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是研究最热最多的剧烈塑性变形方法。

2、虽然采用传统等径角挤压工艺是制备超细晶材料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模具结构仍存在坯料塑性变形能力有限和模具工作效率低下的缺点,由于等径角挤压过程中,材料在模具转角部位发生强烈的剪切变形,容易导致坯料沿剪应力方向出现变形、开裂,甚至破碎,最终使得后续工艺的挤压变形无法继续进行。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模具结构存在的金属坯料塑性变形能力有限、模具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获得优化挤压效率的工艺参数是目前的迫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增韧金属材料的挤压装置,包括底座(1)及对称设置于底座(1)上的第一挤压机构(18)和第二挤压机构(1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18)和第二挤压机构(19)结构相同,均包括滑座(2)、水平移动驱动模块(3)及挤压模具(4),其中挤压模具(4)通过滑座(2)与底座(1)滑动连接,水平移动驱动模块(3)设置于底座(1)上,且与滑座(2)连接,水平移动驱动模块(3)为挤压模具(4)的合模和开模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增韧金属材料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腔包括沿径向由内到外依次连通的中心挤压腔(1001)、中环形挤压腔(1101)及外筒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增韧金属材料的挤压装置,包括底座(1)及对称设置于底座(1)上的第一挤压机构(18)和第二挤压机构(1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18)和第二挤压机构(19)结构相同,均包括滑座(2)、水平移动驱动模块(3)及挤压模具(4),其中挤压模具(4)通过滑座(2)与底座(1)滑动连接,水平移动驱动模块(3)设置于底座(1)上,且与滑座(2)连接,水平移动驱动模块(3)为挤压模具(4)的合模和开模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增韧金属材料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腔包括沿径向由内到外依次连通的中心挤压腔(1001)、中环形挤压腔(1101)及外筒挤压腔(1201),金属毛坯在中心挤压腔(1001)内被挤压后,经过中环形挤压腔(1101)进入外筒挤压腔(1201),再逆向挤压,进行正反向反复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增韧金属材料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模具(4)包括挤压驱动模块、旋转驱动模块、挤压杆(10)、旋转挤压轴(11)、挤压套(12)及挤压外筒(14),其中挤压杆(10)、旋转挤压轴(11)、挤压套(12)和挤压外筒(14)由内到外依次滑动配合,且挤压杆(10)、旋转挤压轴(11)和挤压套(12)的前端分别为所述中心挤压腔(1001)、中环形挤压腔(1101)和外筒挤压腔(1201);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荆洪臣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