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光伏发电及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停车棚,包括棚体、设于棚板上端面的光伏发电部件及用于使光伏发电部件跟踪太阳光的角度调节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棚板上设置光伏发电部件和能够使光伏发电部件东西方向转动的角度调节部件,通过驱动机构的工作能够带动齿条的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的转动,进而使设有光伏板的第一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进行角度调节,保证了太阳光趋于直射光伏板,提高光伏板对太阳能的转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板充电棚,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光伏发电及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停车棚。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环保意识增强,清洁能源的应用日益广泛。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同时,电动汽车的普及对充电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光伏发电及储能充电一体化停车棚应运而生。这种停车棚将光伏发电、储能和充电桩集成于一体,利用棚顶光伏组件发电,储能系统存储电能,并通过充电桩为电动汽车充电,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2、现有的具备光伏发电及储能充电的停车棚中,例如公开号cn114922484a公开的一种光伏发电式停车棚,其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太阳能光伏板进行光伏发电,并利用光伏光电进行储能及充电,实现了绿色能源高效利用,有效降低公网电力的消耗,节约能源。但其光伏板对太阳光的吸收转化效率较低,太阳能光伏板的朝向无法适应太阳的朝向即无法最大限度地将太阳能进行转化,尤其对大面积的太阳能转化停车棚来说损失较大,因此需要使太阳能光伏板实现一定的角度调节功能,以提高光伏板对太阳光的转化率。</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光伏发电及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停车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备光伏发电及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停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4)包括设于所述壳体(51)一端部的气缸(541),所述气缸(54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齿条(5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气缸(541)的缸体部与所述壳体(51)连接,所述气缸(541)的活塞杆端与所述齿条(53)端部连接,所述气缸(541)缸体部侧面前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气口(542)、第二电磁阀气口(543),所述气缸(541)缸体部侧面后端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气口(544)、第四电磁阀气口(545),所述第一电磁阀气口(5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光伏发电及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停车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备光伏发电及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停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4)包括设于所述壳体(51)一端部的气缸(541),所述气缸(54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齿条(5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气缸(541)的缸体部与所述壳体(51)连接,所述气缸(541)的活塞杆端与所述齿条(53)端部连接,所述气缸(541)缸体部侧面前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气口(542)、第二电磁阀气口(543),所述气缸(541)缸体部侧面后端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气口(544)、第四电磁阀气口(545),所述第一电磁阀气口(542)、第三电磁阀气口(544)与动力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备光伏发电及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停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包括热敏材料气缸和气泵(548),所述热敏材料气缸的出气端通过第一气管(549)与四通接头(546)的一端口连通,所述气泵(548)的出气端通过第二气管(5410)与四通接头(546)的另一端口连通,所述四通接头(546)的另外两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气口(542)、第三电磁阀气口(544)连通,所述第一气管(549)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气管(5410)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备光伏发电及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停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材料气缸包括缸体(5471),所述缸体(547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面与所述缸体(5471)内部之间形成形变腔,所述形变腔内部填充有热膨胀材料,所述活塞的另一端面与所述缸体(5471)内部之间形成气压腔,所述第一气管(549)设于所述气压腔远离所述形变腔的一端,且所述气压腔远离所述形变腔的一端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475)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缸体(5471)的上端面位于所述形变腔位置设置有凹透镜(547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具备光伏发电及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停车棚,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柱,王轩,梅国栋,程勇攀,郭浩,宋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铁建投新基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