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找正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241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找正平台,涉及机械连接技术领域,包括对接头,对接头侧面设置的导槽容纳滚珠,该滚珠由收纳于该对接头内腔的顶推块实现顶出。通过机械触发与液压驱动的协同设计,在对接头插入对接槽时由压力头受压内缩联动开启液压通路,阻断管随压力头移动解除对通液槽的密封,液压油经泄压孔与通液槽形成的通路推动柱塞,消除顶推块与柱塞间的初始间隙后传递液压力,使顶推块精准顶出滚珠嵌入对接槽环槽,强制保证动作时序的唯一性,避免未对准时滚珠误顶出导致的碰撞损伤。并且在液压波动或外部冲击时允许柱塞小幅位移以稳定顶推块,有效隔离压力,降低对滚珠锁紧状态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连接,特别涉及一种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找正平台


技术介绍

1、在机械连接领域,伺服电机与夹持风齿机构常见连接方式是通过对接头与对接槽对接,对接头内有可轴向滑动的顶出块,其锥面与侧面滚珠接触。正常工作时,动力驱使顶出块运动,将轴向力转为径向力,使滚珠嵌入对接槽中的环槽实现稳固连接。

2、但现有技术存在缺陷,动力系统意外介入(如控制电路故障、动力源故障、受机械冲击、误操作),在对接头未正确插入时,滚珠会提前伸出,如滚珠与对接槽碰撞,滚珠表面则容易因局部压力变形,破坏几何精度,导致后续对接存在偏差,影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改善现有技术通过对接头与对接槽在进行对接的过程中,滚珠易因动力系统的意外介入而提前伸出,可能发生与对接槽碰撞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找正平台。

3、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其对接头侧面设置的导槽容纳滚珠,该滚珠由收纳于该对接头内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其对接头侧面设置的导槽容纳滚珠,该滚珠由收纳于该对接头内腔的顶推块实现顶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块套装在密封收纳于所述对接头内腔的柱塞,且两者之间设有允许轴向移动的间隙,所述柱塞后端配设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块与所述柱塞之间设有允许轴向移动的间隙值不小于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头的压缩行程触发所述通液槽与所述泄压孔的轴线重合,形成的液压通路导通阈值压力为2-5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其对接头侧面设置的导槽容纳滚珠,该滚珠由收纳于该对接头内腔的顶推块实现顶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块套装在密封收纳于所述对接头内腔的柱塞,且两者之间设有允许轴向移动的间隙,所述柱塞后端配设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块与所述柱塞之间设有允许轴向移动的间隙值不小于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头的压缩行程触发所述通液槽与所述泄压孔的轴线重合,形成的液压通路导通阈值压力为2-5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的深度为所述滚珠直径的1/3-1/2,且所述导槽的槽口倒圆角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管内壁设有导向键,该导向键与所述液压管道外壁设有的导向限位槽配合以限制所述压力头转动与外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干扰伺服电机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管与所述液压管道之间,所述柱塞与所述对接头内腔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灿华钱贵周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广大鑫盛精密智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