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增强文物柜抗震能力的模块化抗震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231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2
一种具有增强文物柜抗震能力的模块化抗震体系,包括支撑连接组件(1)、密封型粘滞阻尼器组件(2)、可拼接螺纹镀锌管组件(3)和文物柜体连接组件(4);其中:通过文物柜体连接组件(4)将文物柜群组合成一个模块化结构,支撑连接组件(1)将模块化结构与墙体或框架柱连接,形成文物柜群与墙体或框架柱的一体式模块化结构;在支撑连接组件(1)和文物柜群之间增设密封型粘滞阻尼器组件(2)。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文物柜连接成文物柜群,形成文物柜群与墙体或框架柱的一体式模块化结构,对库藏类文物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文物安全保护装置,应用于库藏类文物保护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增强文物柜抗震能力的模块化抗震体系


技术介绍

0、技术背景

1、由于目前库藏类文物多采用浮放放置在文物柜中,很少有文物柜采用减隔震方法,而文物又普遍具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不可复制属性。因此,地震发生时,减少地震作用对承载文化历史和艺术传承范围广、数量多、保护难度大的可移动库藏文物的破坏成为当务之急。

2、根据现有库藏文物柜的放置方式,大部分文物柜未采取任何减震隔震措施,当地震发生时,库藏文物柜会发生摇晃或者滑移,高震级地区甚至会发生倾覆情况,这使得文物柜的地震危险性极大。

3、由于文物的稀有性,存放文物的场所及减隔震装置不应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和液体,避免污染库房内的环境损坏文物;阻尼器和连接件的耐久性良好,需要在较长时间内都能不发生损坏且能保持工作状态;在设计减震支架及连接件时需要保证在不移动文物柜及不对文物柜进行打孔、使用胶水等可能损坏文物柜的前提下,使用模块化装配方法,同时还应该做到施工简单快速,尽可能减少对库房环境干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增强文物柜抗震能力的模块化抗震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连接组件(1)、密封型粘滞阻尼器组件(2)、可拼接螺纹镀锌管组件(3)和文物柜体连接组件(4);其中:通过文物柜体连接组件(4)将文物柜群组合成一个模块化结构,支撑连接组件(1)将模块化结构与墙体或框架柱连接,形成文物柜群与墙体或框架柱的一体式模块化结构;在支撑连接组件(1)和文物柜群之间增设密封型粘滞阻尼器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增强文物柜抗震能力的模块化抗震体系,其特征在于:支撑连接组件(1)包括底座(5)、球形头(6)、螺钉(7a)、螺钉(7b)、球形头转动槽(8)、固定螺母(9)及螺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增强文物柜抗震能力的模块化抗震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连接组件(1)、密封型粘滞阻尼器组件(2)、可拼接螺纹镀锌管组件(3)和文物柜体连接组件(4);其中:通过文物柜体连接组件(4)将文物柜群组合成一个模块化结构,支撑连接组件(1)将模块化结构与墙体或框架柱连接,形成文物柜群与墙体或框架柱的一体式模块化结构;在支撑连接组件(1)和文物柜群之间增设密封型粘滞阻尼器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增强文物柜抗震能力的模块化抗震体系,其特征在于:支撑连接组件(1)包括底座(5)、球形头(6)、螺钉(7a)、螺钉(7b)、球形头转动槽(8)、固定螺母(9)及螺柱(10);底座(5)由圆台和圆柱构成;底座(5)的圆台内部设有可供球形头(6)转动的球形头转动槽(8);底座(5)的圆柱底部开有螺纹孔;底座(5)通过螺钉(7a)和螺钉(7b)与墙体或框架柱进行固定连接;球形头(6)与螺柱(10)一端焊接成一体,且球形头(6)放置于球形头转动槽(8)中;固定螺母(9)与螺柱(10)螺纹连接,且固定螺母(9)固定支撑连接组件(1)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增强文物柜抗震能力的模块化抗震体系,其特征在于:支撑连接组件(1)的安装方法为:将底座(5)的圆柱部分穿过墙体或框架柱上预先打好的孔洞,然后通过螺钉(7a)和螺钉(7b)将底座(5)的圆台部分紧固在墙体或框架柱上;将球形头(6)与螺柱(10)焊接成的整体放入底座(5)的球形头转动槽(8)中,允许球形头(6)在槽内小幅度转动;将固定螺母(9)旋紧在螺柱(10)上,以固定支撑连接组件(1)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增强文物柜抗震能力的模块化抗震体系,其特征在于:密封型粘滞阻尼器组件(2)包括外筒(11)、密封盖(12)、第一连接体(13)、第一密封装置(14)、第二密封装置(15)、活塞杆(16)、前端盖(17)、后端盖(18)、钢板(19a)、钢板(19b);外筒(11)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体(13),第一连接体(13)与外筒(1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装置(14);活塞杆(16)穿过第二密封装置(15)、前端盖(17)和后端盖(18),且活塞杆(16)两端分别焊接在钢板(19a)和钢板(19b)上;第一密封装置(14)包括卡扣圈(41),卡扣圈(41)设置于第一连接体(13)的表面且卡扣圈(41)一侧面与外筒(11)相抵;卡扣圈(41)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扣板(42),两个卡扣板(42)之间互不接触,两个卡扣板(42)之间共同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螺丝(43);卡扣圈(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置连接管(44),内置连接管(44)的内部开设有左右穿通的连接槽(45);连接槽(45)的内槽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密封胶管(46)和若干个支撑胶垫(48);连接槽(45)的内槽壁左部和内槽壁右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密封胶圈(47);内置连接管(44)的外表面与卡扣圈(41)固定连接;四个密封胶管(46)均位于支撑胶垫(48)内,且支撑胶垫(48)均位于若干个密封胶圈(47)内;第二密封装置(15)包括密封件(51),密封件(51)固定连接于后端盖(18)的表面一侧,且密封件(51)和后端盖(18)的连接处设置有端盖密封圈(52);密封件(51)的上端内部设置有静环密封圈(57),静环密封圈(57)的表面设置有静环圈(56),静环圈(56)的表面设置有圆形密封件(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福李卫宣越
申请(专利权)人:防灾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