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尤其涉及一种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和微处理芯片。
技术介绍
1、局域互联网络(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lin)是针对汽车分布式电子系统而定义的一种低成本的串行通讯网络,lin是对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ontroller areanetwork,can)等其它汽车多路网络的一种补充,该lin适用于对网络的带宽、性能或容错功能没有过高要求的应用。
2、lin总线斜率主要会影响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以及通信效率,其中,emi指器件对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性指器件能够忍受环境中电磁干扰的能力。lin总线斜率过高可能会造成电磁干扰,lin总线斜率过低可能会导致lin通信占空比不符合标准要求,因此需要对lin总线斜率进行控制。在斜率反馈控制电路中,若lin总线外接的负载电容或负载电阻变化时,lin总线的电压需要同步变化。
3、现有技术中,检测电路需要对lin总线的电压进行检测,进而调整lin总线的输出电压,以控制lin总线斜率。但是,现有技术中,检测电路检测出的lin总线的电压较高,或可能存在杂波信号而干扰检测电路,从而使得信号检测的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和微处理芯片,用于提高信号检测的可靠性。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斜
3、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驱动管的控制端,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发送信号端,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恒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4、所述恒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发送信号端,所述恒流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驱动管的控制端;
5、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至所述驱动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驱动管的第一端,所述驱动管的第二端电连接至第一电压端;
6、所述lin总线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驱动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7、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出lin总线斜率,根据所述lin总线斜率和预设斜率的差值生成开关控制信号,并将所述开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恒流电路;
8、所述发送信号端,用于控制lin总线电压的变化方向;
9、所述恒流电路,用于向所述驱动管的控制端输出控制电流,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调整所述控制电流的大小,并根据所述发送信号端输出的发送信号调整所述控制电流的方向。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斜率反馈控制电路还包括:负载,所述负载包括负载电容和负载电阻;
11、所述负载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至第二电压端,所述负载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负载电容的第一端,所述负载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端;
12、所述lin总线还电连接至所述负载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负载电容的第一端。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斜率反馈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
14、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至所述驱动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端;
15、所述第二电容,用于根据所述恒流电路输出的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控制电流的方向,调整所述驱动管的控制端的电压。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反相器、异或门、时间数字转换器tdc和逻辑模块;
17、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驱动管的控制端,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异或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异或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发送信号端;
18、所述异或门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时间数字转换器tdc,所述时间数字转换器tdc电连接至所述逻辑模块。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和下拉电阻;
20、所述第一开关的公共端电连接至所述异或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支路端电连接至所述下拉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支路端电连接至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
21、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发送信号端,所述发送信号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异或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下拉电阻电连接,或者将所述异或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恒流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多个第一电阻和与每个所述第一电阻对应设置的第四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形成第一电流镜,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五开关管形成第二电流镜,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二电流镜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为所述第二电流镜提供电流;
23、多个所述第一电阻串联连接,每个所述第四开关与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连接;
24、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至第三电压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至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端;
25、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压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
26、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端;
27、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压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
28、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端;
29、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还电连接至所述驱动管的控制端;
30、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控制接入串联电路的第一电阻的数量以控制所述恒流电路的电流大小;
31、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发送信号端,用于控制所述恒流电路的电流方向。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恒流电路包括:多路电流源电路,每路所述电流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第二电流源、第五开关、第六开关、第七开关和第八开关;
33、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至第三电压端,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流源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流源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七开关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检测电路、恒流电路、和LIN总线,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管和第一电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率反馈控制电路还包括:负载,所述负载包括负载电容和负载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率反馈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反相器、异或门、时间数字转换器TDC和逻辑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和下拉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多个第一电阻和与每个所述第一电阻对应设置的第四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形成第一电流镜,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五开关管形成第二电流镜,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二电流镜电连接,所述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电路包括:多路电流源电路,每路所述电流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第二电流源、第五开关、第六开关、第七开关和第八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驱动管的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九开关,所述第九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9.一种微处理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斜率反馈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检测电路、恒流电路、和lin总线,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管和第一电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率反馈控制电路还包括:负载,所述负载包括负载电容和负载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率反馈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反相器、异或门、时间数字转换器tdc和逻辑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和下拉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率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显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极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