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内窥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水气切换阀及内窥镜操作手柄。
技术介绍
1、目前,内窥镜系统在医疗诊断中被广泛应用,其设置有向体腔内送气送液装置,可根据需要向体腔内送入水、药液、空气等。在现有的技术中,内窥镜送气和送液通过设置于内窥镜操作部上的流体切换阀来进行控制,该流体切换阀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再通过许多密封圈分别将进气口、出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进行封闭。当需要向体腔内进气或进液时,可通过流体切换阀上对应的操作按键来控制各个密封圈的动作,使得相应的密封圈打开或保持封闭,从而实现各个管口的分别导通或截止。
2、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10522396 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气切换阀”,所述水气切换阀包括阀体和沿阀体的长度方向开设于其侧壁上的进气口、出气口、进液口、出液口,以及可沿阀体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于其内的阀芯;阀芯滑动到第一状态位置时,进气口与出气口导通,且进液口与出液口截止;阀芯滑动到第二状态位置时,进气口与出气口截止,且进液口与出液口导通。上述的水气切换阀通过阀芯在阀体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水气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活塞运动的切换机构;所述缸体上设置有进气嘴、出气嘴、进水嘴和出水嘴,其中,所述进气嘴、出气嘴、进水嘴位于所述缸体的其中一侧,且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出水嘴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另一侧,且水平延伸;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多个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将所述缸体的内腔与所述活塞之间的空间分隔成构成多个独立且构成对应流体通道的一部分的环形空腔;所述切换机构通过带动所述活塞运动,以此来实现进气嘴和出气嘴连通或者进水嘴和出水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水气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四组,自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水气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活塞运动的切换机构;所述缸体上设置有进气嘴、出气嘴、进水嘴和出水嘴,其中,所述进气嘴、出气嘴、进水嘴位于所述缸体的其中一侧,且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出水嘴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另一侧,且水平延伸;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多个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将所述缸体的内腔与所述活塞之间的空间分隔成构成多个独立且构成对应流体通道的一部分的环形空腔;所述切换机构通过带动所述活塞运动,以此来实现进气嘴和出气嘴连通或者进水嘴和出水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水气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四组,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水气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按钮和压缩弹簧,其中,所述切换按钮安装在所述活塞的顶部,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活塞上,该压缩弹簧的下端作用在所述缸体上,上端作用在所述切换按钮上;所述压缩弹簧的弹力促使所述切换按钮带动所述活塞向上运动,以促使所述进气嘴和所述出气嘴连通且同时促使所述进水嘴和所述出水嘴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水气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第三密封圈之间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两侧延伸至所述活塞的侧面;所述活塞内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下端与所述中心孔连通,上端竖直向上延伸至所述活塞的顶部;所述切换按钮中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水气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嘴、出气嘴、进水嘴和出水嘴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水气管道的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水气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护胶套。
7.一种内窥镜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拉线轮组、用于驱动所述拉线轮组中的拉线轮转动的旋转装置以及用于实现对旋转装置进行制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少彬,李昭煌,
申请(专利权)人:奥立智内镜广州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