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尤其涉及一种浪涌抑制器。
技术介绍
1、浪涌抑制器是一种为接触器提供安全防护的装置,当回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电压时,浪涌抑制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尖峰电流或电压损坏回路中的其他设备。
2、浪涌抑制器作为接触器的附件存在,浪涌抑制器装配至接触器的外壳上,浪涌抑制器中设置有导线,导线伸出浪涌抑制器的壳体外并与接触器上的接线端子连接,该结构导线连接的方式可靠性低、安装不便,且导线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导线容易老化,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浪涌抑制器,提高安装效率和使用寿命。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浪涌抑制器,设置于接触器上,所述浪涌抑制器包括:
4、壳体,连接于所述接触器的外壳;
5、端盖,用于封盖所述壳体,且所述端盖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沟槽;
6、线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7、金属接线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接触器的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中间部位于所述壳体外并限位于所述沟槽内。
8、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延伸部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插接凸台,所述中间部设置有第一插接口,所述插接凸台插接于所述
9、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插接凸台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凸起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主体部用于抵接所述中间部,所述凸起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口内。
10、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沟槽连通的第二插接口,所述插接凸台依次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口和所述第二插接口内。
11、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延伸部于所述沟槽内相对的两内侧面均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中间部设置于所述沟槽内并限位于所述沟槽的槽底和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
12、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壳体内相对的两内侧面均设置有支撑凸台,两个所述支撑凸台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台阶,所述线路板上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凸台对应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线路板支撑于两侧的所述台阶上,且两个所述支撑凸台分别限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13、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线路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部插接于所述连接孔内并与所述线路板焊接固定。
14、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上的两外侧面均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端盖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孔相互卡接。
15、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外侧面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底凸设有所述卡接部,两个所述卡接板分别限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16、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壳体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设置有卡勾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对应的侧面设置有卡槽和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第二滑动部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卡勾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浪涌抑制器,通过在端盖上设置有延伸部,以使得在将浪涌抑制器安装于接触器上时,延伸部能够对金属接线板的中间部进行支撑,装配更加方便,提高装配效率;延伸部朝向接触器的一侧设置有沟槽,中间部限位于沟槽内,实现对金属接线板进行精确定位,使得第二连接部能够与接触器的接线端子正对,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且中间部限位于沟槽内,可对金属接线板进行有效防护,防止其暴露风化,提高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浪涌抑制器,设置于接触器(1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抑制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与所述延伸部(2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插接凸台(11),所述中间部(43)设置有第一插接口(431),所述插接凸台(11)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口(4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凸台(11)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111)和凸起部(112),所述主体部(111)与所述壳体(1)连接,且所述主体部(111)用于抵接所述中间部(43),所述凸起部(112)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口(4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1)上设置有与所述沟槽(211)连通的第二插接口(212),所述插接凸台(11)依次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口(431)和所述第二插接口(2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1)于所述沟槽(211)内相对的两内侧面均设置有限位凸台(213),所述中间部(43)设置于所述沟槽(2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相对的两内侧面均设置有支撑凸台(12),两个所述支撑凸台(1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台阶(121),所述线路板(3)上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凸台(12)对应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1),所述线路板(3)支撑于两侧的所述台阶(121)上,且两个所述支撑凸台(12)分别限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对应的连接孔(32),所述第一连接部(41)插接于所述连接孔(32)内并与所述线路板(3)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沿第一方向上的两外侧面均设置有卡接部(131),所述端盖(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板(22),所述卡接板(22)设置有卡接孔(221),所述卡接部(131)与所述卡接孔(221)相互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外侧面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槽(13),所述第二限位槽(13)的槽底凸设有所述卡接部(131),两个所述卡接板(22)分别限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1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42)的侧面设置有卡勾(14)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动部(15),所述第一滑动部(15)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槽(151),所述外壳(101)与所述第一滑动部(15)对应的侧面设置有卡槽(1011)和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滑动部(1012),所述第二滑动部(1012)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第二滑动部(1012)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151)和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卡勾(14)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槽(10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浪涌抑制器,设置于接触器(1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抑制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与所述延伸部(2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插接凸台(11),所述中间部(43)设置有第一插接口(431),所述插接凸台(11)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口(4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凸台(11)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111)和凸起部(112),所述主体部(111)与所述壳体(1)连接,且所述主体部(111)用于抵接所述中间部(43),所述凸起部(112)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口(4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1)上设置有与所述沟槽(211)连通的第二插接口(212),所述插接凸台(11)依次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口(431)和所述第二插接口(2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1)于所述沟槽(211)内相对的两内侧面均设置有限位凸台(213),所述中间部(43)设置于所述沟槽(211)内并限位于所述沟槽(211)的槽底和两个所述限位凸台(21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相对的两内侧面均设置有支撑凸台(12),两个所述支撑凸台(1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台阶(121),所述线路板(3)上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凸台(12)对应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1),所述线路板(3)支撑于两侧的所述台阶(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策,黄浩钋,陈瀚柳,李婉婷,章星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