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具体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配置该线束固定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及功能的增多,整车线束的用量也随之增加。目前线束固定大多采取扎带、线卡等方式,这种固定线束的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1)线卡扎带的固定方式,安装时很容易导致线卡和扎带的破坏,并且也有可能造成线束外绝缘层的刮蹭,安装不方便;(2)拆卸不方便,固定后难以拆卸,而且扎带、线卡等固定会对线束的外层绝缘皮造成一定损伤,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线束受损,造成接触不良或者短路等,也不利于后期的拆卸维修;(3)加之很多地方线束布置比较密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颠簸抖动时,线束也会随之抖动,致使线束与线束之间产生干涉,相互摩擦,严重影响了线束外皮的使用耐久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旨在解决目前的线束固定方式安装拆卸不方便,且容易损伤、耐久性差、存在短路或接触不良安全隐患的问题。
2、第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0)包括主卡接结构,所述主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7)的第一卡接口(10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导向部(1)的第一卡接爪(101),所述第一卡接爪(101)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口(10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口(104)的内壁上设置有主卡接槽(105),所述第一卡接爪(101)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卡接槽(105)卡接的第一卡凸(10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0)包括主卡接结构,所述主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7)的第一卡接口(10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导向部(1)的第一卡接爪(101),所述第一卡接爪(101)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口(10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口(104)的内壁上设置有主卡接槽(105),所述第一卡接爪(101)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卡接槽(105)卡接的第一卡凸(10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0)还包括辅卡接结构,所述辅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7)上的辅卡接槽(10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爪(101)上的卡接筋(108),所述卡接筋(108)插接于所述辅卡接槽(103)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导向部(7)设置有外凸固定部(72),所述第一卡接口(104)与所述固定结构均设置于所述外凸固定部(72)上;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卡接口(10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口(104)内壁的第二卡凸(107),所述第二卡凸(107)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嘉伟,张洪宁,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