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142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属于泵加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隔热板上一体成型导电元件,以实现用一个隔热板同时实现隔热和出线转接的功能,具体工艺为先将导电本体与外壳体一体注塑成型,以保证导电本体的相对位置和尺寸精确,避免导电本体直接与隔热板注塑成型受到较大的注塑压力导致变形移位的问题,再将单独的导电元件与隔热板进行二次注塑,从而保证产品精度和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隔热板,用一个隔热板同时实现隔热和出线转接的功能,有效简化隔热板和出线转接的装配工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加工,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泵机组结构中包括电机和控制盒,电路板安装在控制盒内,并通过出线转接结构与电机连接。为了防止电机热量向控制盒内部传导,优选在电机机座和控制盒之间设置隔热板进行热量隔绝。由于隔热板隔绝在电机机座和控制盒之间,而出线转接结构需要同时接通电机和控制盒,因此出线转接与隔热板之间的安装配合尤为重要。目前常用方式为在隔热板边缘区域留有充分的缺口避让空间,在隔热板分别与电机和控制盒配合安装的基础上,出线转接结构能够自该避让空间中穿过,并分别与电机和控制盒配合安装,如此实现隔热板和出线转接的独立安装,彼此互不干涉。此种方式生产安装时装配工序较为复杂,增加了配合累计误差,隔热板和出线转接结构的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降低,进一步增加了泵的整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隔热板与出线转接结构装配工序复杂、生产效率较低的情况,拟提供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制备出的隔热板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所述隔热板(300)用于安装在泵的控制盒(100)和电机(200)之间,以阻隔热量传递;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插拔连接件(401)和第二电插拔连接件(402)在导电本体两端,沿相对于其插拔方向的横向方向错位分布,第一电插拔连接件(401)和第二电插拔连接件(402)之间通过导电连接件(40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注塑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所述隔热板(300)用于安装在泵的控制盒(100)和电机(200)之间,以阻隔热量传递;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插拔连接件(401)和第二电插拔连接件(402)在导电本体两端,沿相对于其插拔方向的横向方向错位分布,第一电插拔连接件(401)和第二电插拔连接件(402)之间通过导电连接件(40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注塑过程中,导电本体在注塑模具内定位安装,且注塑模具上设有顶针从两侧顶紧导电本体,一次注塑成型后,在外壳体上两侧形成有能够露出内部导电本体的注塑孔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注塑过程中,将导电本体放置于注塑模具上对应的安装槽位内,且导电本体的第一电插拔连接件(401)上设有通孔,模具安装槽位内具有配合嵌入该通孔内的定位柱;导电本体定位安装后,开始注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用隔热板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注塑中,板本体(310)两侧板面上分别成型有向外突出的第一环壁(311)和第二环壁(313),第一环壁(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宗美王园王于宽张孝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沪屏蔽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