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触刀可独立偏移的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121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5
本技术涉及隔离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触刀可独立偏移的隔离开关,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部署有开关、动触刀组件、连杆、扭簧以及静触头,所述动触刀组件包括动触刀一和动触刀二,所述动触刀一和所述动触刀二堆叠设置,所述连杆用于将所述开关与动触刀组件之间联动,所述扭簧与连杆配合约束动触刀一和动触刀二的相对运动以及偏移角度。相较于传统方法,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动触刀一和动触刀二与固定轴之间的大间隙配合设计,使其在合闸时有偏移空间,能有效补偿因加工工艺或安装等原因导致的动静触点位置偏差,确保动触刀与静触头良好接触;不仅如此,动触刀表面的谷峰结构与扭簧配合,增加了与静触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电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隔离开关,具体涉及一种动触刀可独立偏移的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1、隔离开关能够在回路正常工作条件下关合、承载和开断电流的开关装置,通常应用在开关柜中作为进线母线接通、隔离、馈电装置接地之用,具有接通合闸、隔离分闸以及接地合闸三个工作工位。

2、常规隔离开关采用单片动触刀,小电流转大电流时通过加厚触刀的厚度提升载流量,但效果不佳,原因一是动触刀虽然得到加厚,但合闸时动静触点接触面积并未有效提升,这是由于加工工艺局限无法保证接触面的平面度,导致动触刀与导体之间有一定的连接空隙,实际接触面减小,通流能力减弱;二是分合闸操作后动静触点接触面电弧烧蚀,再次合闸时电阻变大温升过高,电弧烧蚀会改变动静触点的表面状态,使触点表面变得粗糙、不平整,甚至产生一些凸起或凹陷,这极大地减少了有效接触面积,而持续的高温还可能引发触点的热变形,进一步恶化接触状况,增加接触电阻,形成恶性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触刀可独立偏移的隔离开关,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部署有开关、动触刀组件、连杆、扭簧以及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刀组件包括动触刀一和动触刀二,所述动触刀一和所述动触刀二堆叠设置,所述连杆用于将所述开关与动触刀组件之间联动,所述扭簧与连杆配合约束动触刀一和动触刀二的相对运动以及偏移角度,合闸状态下开关在受到驱动力后,连杆推动动触刀组件朝向所述静触头移动,盒体内对应静触头背向动触刀组件的位置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定静触头与动触刀组件接触时的位移偏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触刀可独立偏移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刀一和所述动触刀二均具有在俯视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触刀可独立偏移的隔离开关,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部署有开关、动触刀组件、连杆、扭簧以及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刀组件包括动触刀一和动触刀二,所述动触刀一和所述动触刀二堆叠设置,所述连杆用于将所述开关与动触刀组件之间联动,所述扭簧与连杆配合约束动触刀一和动触刀二的相对运动以及偏移角度,合闸状态下开关在受到驱动力后,连杆推动动触刀组件朝向所述静触头移动,盒体内对应静触头背向动触刀组件的位置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定静触头与动触刀组件接触时的位移偏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触刀可独立偏移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刀一和所述动触刀二均具有在俯视时沿轴向贯穿开设的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盒体对应所述通孔二处形成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通孔二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开关和所述通孔一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触刀可独立偏移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刀一和所述动触刀二的表面均形成有谷峰结构,所述谷峰结构包括谷槽部和峰凸部,且动触刀一和动触刀二表面的所述谷槽部和所述峰凸部的位置相互错位;所述扭簧由旋转部、封闭部以及两个接触头组成,两个接触头分别对应动触刀一和动触刀二表面的谷峰结构处,所述旋转部缠绕在所述连杆的杆身上,所述封闭部与动触刀一和动触刀二的表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泽卫夏初阳王赛胡凯伦陶永培
申请(专利权)人:新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