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片中铜含量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099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片中铜含量的自动化检测装置。装置包括负极片的撕碎模块,移动夹爪模块,超声清洗模块,热吹干模块,称量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人机交互模块设定参数,启动自动化流程。负极片经撕碎模块成碎屑,落入移动夹爪模块的筛网,随后移动至称量模块称M1。之后碎屑被送入超声清洗模块清洗,杂质去除后铜膜碎屑留筛网。筛网再移至热吹干模块去水分,然后返回称量模块称M2。两次称量后,计算得出负极片铜含量,结果由人机交互模块显示。此装置实现“样品进-结果出”的自动化,减少了人为操作,降低了错误率,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整个过程高效、精准,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检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材料检测,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片中铜含量的自动化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正负极材料含量测试是电池行业中一项重要的检测工作。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是构成电池的两个关键部分,它们的含量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因此,对正负极材料含量进行精确的测试非常必要。负极材料铜含量测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电化学测试法、物理测试法等。这些方法对于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铜粉量的控制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产品安全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并保证产品质量。其中,化学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正负极材料进行化学反应,从中推算出正负极材料的含量。这种方法精度高、可靠性强,但需要专业的化学实验室和设备。光谱分析法和电化学测试法则主要应用于高端电池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光谱分析法通过对正负极材料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推算出其含量。电化学测试法则通过对正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计算出其含量。物理测试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测量正负极材料的密度、重量等物理参数,计算出其含量。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精度较化学分析法略低。

2、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片中铜含量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负极片的撕碎模块,移动夹爪模块,超声清洗模块,热吹干模块,称量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撕碎模块位于装置左上方,移动夹爪模块在装置中央,装置左下方为称量模块,装置右下方为超声清洗模块,超声清洗模块上方为热吹干模块,装置右上方为人机交互模块;装置启动后,通过人机交互模块设置参数,控制装置自动化工作;工作流程为负极片从撕碎模块的入口装载,然后被撕碎模块撕碎成碎屑,落入移动夹爪模块的筛网内,移动夹爪模块把筛网移动至称量模块进行第一次称量质量M1;称量后,移动夹爪模块把碎屑移动至超声清洗模块的超声清洗机的清洗仓内,超声清洗模块启动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片中铜含量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负极片的撕碎模块,移动夹爪模块,超声清洗模块,热吹干模块,称量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撕碎模块位于装置左上方,移动夹爪模块在装置中央,装置左下方为称量模块,装置右下方为超声清洗模块,超声清洗模块上方为热吹干模块,装置右上方为人机交互模块;装置启动后,通过人机交互模块设置参数,控制装置自动化工作;工作流程为负极片从撕碎模块的入口装载,然后被撕碎模块撕碎成碎屑,落入移动夹爪模块的筛网内,移动夹爪模块把筛网移动至称量模块进行第一次称量质量m1;称量后,移动夹爪模块把碎屑移动至超声清洗模块的超声清洗机的清洗仓内,超声清洗模块启动超声清洗功能对碎屑进行清洗,负极片上的杂质被清洗完毕,铜膜碎屑留在筛网内;移动夹爪模块把筛网移出超声清洗仓到热吹干模块,热吹干模块把铜膜碎屑中的残留水分去除;移动夹爪模块把筛网再次移动至称量模块,称量模块第二次称量质量m2;根据两次的称量进行计算,获得负极片的铜含量值,最后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呈现给用户;对于使用者,操作装置进行测试方法仅需两个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片中铜含量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撕碎模块包括入料口,驱动电机,撕碎齿轮等,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撕碎齿轮转动工作,把从入料口进来的负极片撕碎,然后落入筛网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片中铜含量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夹爪模块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丽梁光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循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