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接触式微量液体转移,具体为一种端面密封的超声移液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生命科学、化学分析及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对液体转移的精度、通量以及时效性要求不断提升。超声移液技术作为一种利用超声波声场来操控微小液滴的非接触式移液手段,不仅能精确控制液滴体积实现自动化移液的目标,还不需要借助移液头等器材,实现无接触液体避免样品的交叉感染。具有无接触、高程度自动化、移液精准、高通量等优势成为如今最为流行的移液方式。
2、超声移液主要通过聚焦换能器来实现液体转移。具体是聚焦换能器产生超声波经由耦合液池中耦合液,然后在源液池的液体表面聚焦,在焦点处产生足够大的声辐射力来突破激发液滴的表面张力,产生微液滴实现液体转移的目的。
3、现有的超声移液技术采用耦合液池都是开放式的,在进行超声移液操作时,由于设备的频繁的移动,耦合液会出现消耗,如若想要进行持续的移液操作,就必须使得聚焦换能器与源液池之间充满耦合液,现如今常用的方式是利用泵体持续将耦合液添加到耦合液池中,并且实现耦合液的循环。但是这种耦合液在聚焦换能器与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源液池(1)、第二源液池(6)以及处于所述第一源液池(1)下方的超声移液组件,所述超声移液组件包括超声移液总基体(3)、超声换能组件(4)、端面密封组件(2)和耦合液添加组件(5),所述第一源液池(1)和第二源液池(6)固定于源板支架上,所述源板支架为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源液池(1)用于存放需要转移的源液,所述第二源液池(6)用于收集从第一源液池(1)转移的源液,所述耦合液添加组件(5)用于对其中的耦合液施加压力使得耦合液进入超声移液总基体(3)中,所述端面密封组件(2)在超声移液总基体(3)与第一源液池(1)的接触处形成多层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源液池(1)、第二源液池(6)以及处于所述第一源液池(1)下方的超声移液组件,所述超声移液组件包括超声移液总基体(3)、超声换能组件(4)、端面密封组件(2)和耦合液添加组件(5),所述第一源液池(1)和第二源液池(6)固定于源板支架上,所述源板支架为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源液池(1)用于存放需要转移的源液,所述第二源液池(6)用于收集从第一源液池(1)转移的源液,所述耦合液添加组件(5)用于对其中的耦合液施加压力使得耦合液进入超声移液总基体(3)中,所述端面密封组件(2)在超声移液总基体(3)与第一源液池(1)的接触处形成多层次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液池(1)和第二源液池(6)内部均设置有源液腔(11),所述源液腔(11)为阵列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移液总基体(3)通过端面密封组件(2)与第一源液池(1)相连,所述超声移液总基体(3)包含有圆环形基台(31)、耦合液池(32)、外圈调整螺栓(33)和内圈调整螺栓(34),所述圆环形基台(31)用于安装端面密封组件(2)和收集流失耦合液,所述耦合液池(32)用于安装超声换能组件(4)和存储耦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组件(4)包含超声换能器(41)、超声换能器安装基台(42)、超声换能器紧固螺纹杆(43)、基台密封圈一(44)和基台密封圈二(45),所述超声换能组件(4)安装在耦合液池(32)中,在进行超声移液时发射超声波,将第一源液池(1)中的实验试剂转移到第二源液池(6)中收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少明,刘继忠,樊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